浙江考生670分的成績單,還沒被浙大錄取通知書覆蓋,先被看守所的鐵門擋住了。這個本可以在西湖邊讀大學的學霸,高考后興致勃勃地做“兼職”,結果成了 “跑分車手”,涉嫌幫信罪被抓。
律師會見時,他帶著哭腔問“這輩子是不是完了”,這話像根針,扎得網友心疼又上火:“放著光明大道不走,非得踩法律紅線,這腦子咋考的670分?”
這個考生的操作,簡直是“智商余額不足”的典范。670分的成績,報浙大穩如老狗,父母都開始暢想三亞旅游,他卻琢磨著“賺零花錢”。
所謂的“兼職”,說白了就是幫騙子轉賬,用自己的銀行卡走賬,對方給點提成。騙子把這叫“輕松日結”,法律叫“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懂的都懂,這不是兼職,是給電詐集團當 “工具人”。
更諷刺的,是他的“賺錢理由”。跟父母說“賺了錢帶你們去三亞”,孝心倒是有,腦子卻短路了。
稍微用考670分的智商想想:啥兼職能讓高中生幾天賺夠三亞旅游錢?要么是搶銀行,要么是犯法,哪有第三種可能?
網友調侃:“物理題能解,法律題卻交白卷,這書讀得有點偏科啊。”
律師黃海舟的視頻里,有個細節扎心:孩子在看守所里還惦記著錄取通知書。他可能以為“先賺點錢,再去上大學,兩不誤”,卻不知道幫信罪一旦定罪,別說浙大,就算錄取了也可能被開除。
就像網友說的:“他以為是賺零花錢,其實是在透支未來——用985的前程,換幾百塊的提成,這買賣虧到姥姥家了。”
騙子盯上學霸,不是沒道理的。他們知道高考生暑假閑,想賺錢,還覺得 “我成績好,不會被騙”。
于是包裝出 “日結兼職”“輕松轉賬” 的誘餌,專門釣這種 “自視聰明” 的魚。這個考生可能覺得“就轉個賬,能有啥事”,卻不知道流水過百萬,就夠判幾年了。
更狠的是騙子的“話術陷阱”。他們會說 “我們是正規公司,走賬合法”,甚至給看偽造的營業執照;還會洗腦“很多大學生都在做,沒事的”。
這些話對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比老師的叮囑管用多了。就像這個考生,可能到被抓時還納悶:“他們說沒事的啊?”
學生的“法律盲區”更可怕。很多人知道殺人放火犯法,卻不知道“借銀行卡給別人用”也犯法。
有調查顯示,大學生幫信罪占比逐年上升,不少人都是“以為沒事”才掉坑。這個670分的學霸,大概把《刑法》當“選修課”了——可惜生活從不讓你補考。
網友吵得最兇的是“他還有救嗎”。有人說“這輩子完了,禍及三代”,考公、當兵、進國企全沒戲;有人說“情節輕的話,可能不起訴”,畢竟是初犯,還是高材生。但不管怎樣,這個暑假的經歷,足夠讓他記一輩子。
“輕罪封存” 聽起來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試點地區就算能開 “無犯罪記錄證明”,可滴滴、外賣平臺的后臺照樣能查到。
有網友爆料,自己親戚有過輕罪記錄,跑外賣都注冊不了,最后只能去打黑工。這個考生要是真留了案底,就算進了浙大,畢業后想進大廠、考編制,基本等于做夢。
更可怕的是“看守所后遺癥”。里面的人三教九流,他一個剛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去待幾個月,三觀可能被重塑。
黃律師說“保持做人的尊嚴”,這話透著無奈——在那種環境里,能守住底線就不錯了,別指望 “學好”。
這個案例,給所有學生上了血淋淋的一課。高考完想賺錢沒錯,但得知道 “錢的干凈程度,比數量重要”。
凡是 “不用動腦、只用銀行卡” 的兼職,全是坑;凡是 “報酬遠超正常水平” 的活,都是雷。就像網友總結的:“天上掉的不是餡餅,是鐵餅,砸到就殘。”
家長也該醒醒。孩子考了高分就放任不管?他說“做兼職”就信了?稍微問問“在哪做、干啥活、誰介紹的”,可能就能避免悲劇。
這個考生的父母,前幾天還在炫耀 “孩子懂事”,現在只能急得團團轉 —— 愛孩子,不光要關注成績,還得教他防坑。
學校更該補上“法律課”。高中三年光盯著數理化,卻不教 “什么錢不能賺”,這是教育的缺失。
要是考前多講點幫信罪案例,這個670分的學霸,可能現在正等著浙大通知書,而不是看守所的飯。
這個考生的人生,未必全完了,但肯定多了道坎。如果能不起訴,他還有機會上浙大,只是未來的路會窄很多;如果被判刑,那真得跟過去的 “光明前程” 說再見。
但這怨不得別人,是他自己用670分的智商,選了條最蠢的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