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編輯:TZX
“一般我接到特惠訂單,都會提前開窗把冷氣散掉!”
近日,天氣愈發炎熱人們的出行也變得困難,不少人紛紛選擇打車。
然而一個網友卻分享,自己打到網約車時,被司機加收3元的空調費。
司機打開空調,這對于大眾來講算是一項理所應當的服務,因此引起網友熱議。
有網友認為:開一天空調能花多少錢,這樣的私自收費完全是不合理的。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這樣的做法真的合理嗎?
開空調還需收費?
自跌入7月以來,天氣愈發炎熱,本該是干熱的天氣。
沒想到直接進入“蒸烤混合雙打”,天熱得像個“大蒸籠”。
而這,也給很多人的出行造成困難,無奈之下更多人去選擇打車。
但是在近日,一位江西的網友在社交平臺稱,自己在打了網約車后。
上車發現一張醒目的說明,“如需空調掃碼3元,自動開啟”。
這件事,一發到網上就直接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都表示。
“難道司機不熱嗎?”、“作為乘客不該享有更舒適的環境嗎?”
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乘客都掏錢打車了,那么空調費肯定包含的呀。
為何司機還要再收空調費,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合理。
這還遠遠不止,上邊這個司機還好,接著又有網友曬出自己的經歷。
這位網友遇到的更奇葩,空調的價格,不僅被標注到每公里多少錢。
就算是想充電,都要再交1塊錢,幫忙搬個行李也需要交錢。
這種類似的事件也屢見不鮮,早在今年5月份。山東一女孩小李。
和閨蜜從煙臺的機場坐順風車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她們在下單的時候選擇了“不拼車”,但是司機在途中擅自攜帶了一名乘客。
該乘客上車之后,主動提出開空調,并支付了20元的空調費。
但是小李與閨蜜并未表態,但令人詫異的是,到達目的地后。
司機同樣向自己與閨蜜索要20元的空調費,這也引起了小李的不滿。
要說開空調是哪位乘客自愿的話,那么憑什么小李也要支付空調費。
難道就因為也吹了空調,就需要支付空調費?這不是別人自愿的嗎。
更耐人尋味的是,據網友爆料,自己在重慶打車,司機頂著40度的高溫。
連續完成多個訂單后中暑暈倒,原因竟是因為“接低價單,乘客不付空調費”。
種種離譜的事件,不禁讓網友有發問:司機為什對“不開空調”情有獨鐘?
司機的難處
其實話說回來,司機忙一天下來,也掙不了多少。
網約車本來就掙的少,平臺的抽成也非常厲害,而接到“特價單”。
乘客圖便宜,但是司機卻遭罪了,本來就十幾塊的車費。
再加上平臺的抽成,到司機手里的錢,平均下來一公里不到一塊。
甚至更低,如果是新能源的網約車還好,充滿電也就幾十塊錢。
空調費什的司機也不用去計較這么多,但是現在還是有大部分的司機。
依然開著油車,去掙這養家糊口的錢,也是實屬不易。
現在油價也是飄忽不定,要是再開上一天空調,一箱油很快就沒了。
而有些司機師傅看著這件事沖上熱點,也是紛紛吐槽。
有一位網約車的司機就坦言,自己曾算過夏天開空調的成本。
如果一點跑十三個小時算的話,每天的空調費大約是30塊錢。
一個月下來就額外支出將近1000元,再加上車身的保養等開銷。
忙活一個月下來掙得工資,也就夠勉強去維持生活,根本都開不起生活。
可能有網友這時候就會想到,“網約車不是都會有高溫補貼嗎?”
據知情人士透露,為了應對高溫天氣,保障司機與乘客的出行體驗。
多個知名的打車平臺,每錢光是投入數億元,去發放高溫補貼。
例如在杭州,網約車司機每天的高溫補貼,能得到30到40元。
這看起來開也不少,恰恰能去補上開空調開銷的“漏洞”。
不過呢,不少的網約車司機稱,平臺的高溫補貼就是跟你玩文字游戲。
你跑車的時長,不達到規定的時間,根本就不會有高溫補貼!
而且,近幾年來,平臺只是宣傳有高溫補貼,其實就是一紙空文。
這樣看來,司機師傅看來也確實不容易,沒有高溫補貼。
一天下來的空調費,全部都需要自己去承擔,如今的社會也越來越卷。
司機們迫于無奈,只能活躍在各個平臺去靈活接單,這才勉強養家糊口。
司機不是提款機
其實現在各種新型的交通行業不斷涌現。
很多的問題與矛盾也隨之產生,司機收空調費就是之一。
像上述的各位司機師傅吐的苦水,也并不是完全沒道理。
實際上就是平臺之間的“內卷式”競爭造成的。
為了自己賺的盆滿缽滿,平臺通過低價競爭的方式,將運營成本。
間接的轉到了司機的身上,導致司機的收入堅守,壓力增大。
司機迫不得已,只能靠“收取空調費”而去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更多的還是平臺減少抽成、沒有補貼造成司機拒絕開空調的重要原因。
平臺推出的“高溫補貼”不只是“畫大餅”更多的是在壓榨司機與乘客。
希望平臺還是能踐行按單結算,直接將空調的費用加到車費里面。
一來避免了乘客的不滿,同時也讓司機對開空調的費用少一些支出。
還是希望有關部門出手,去整改一下平臺惡意抽成的亂象。
叫停平臺的“內卷競爭”與“數字游戲”,讓司機能安心賺錢。
不然這樣的亂象,不僅讓司機掙不到體面錢,也會慢慢的失去更多乘客。
只有打破平臺的一言堂規則,建立公平的行業行規,才能讓民眾重拾信任。
結語
網約車上的空調,吹出不應該是“算計”。
而是讓乘客舒心的服務溫度與合理的價格。
當司機在為幾塊的電費發愁時,乘客也在為利益爭得面紅耳赤。
平臺也不應該將不良規則,間接的轉給乘客與司機。
監管的部門也不能當“甩手掌柜”應適當管控。
各位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年7月11日——網約車加收3元空調費,合理嗎?律師解讀
封面新聞——2025年7月10日——“如需空調掃碼3塊” 網約車向乘客私收空調費引爭議 專家:建議設置按單結算補貼
人民日報——2025年6月23日——網友稱坐網約車開空調要另外收費,南昌交通局:乘客可投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