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出臺《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提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要進一步統一市場規則、交易品種等,實現跨電網經營區交易常態化開市,經營主體在任何一個區域注冊信息后,即可在兩網經營區內靈活開展交易業務。該機制將進一步優化電力資源配置,更好促進綠色電力消納,打破電力市場分割,助力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大市場。
7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跨電網經營區常態化電力交易機制方案的復函》,為2025年初步建成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按下“加速鍵”,我國電力市場也成為世界上交易體量最大、主體數量最多、綠電規模最大的電力市場。
電力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無法大規模存儲、瞬時平衡、依賴電網傳輸等特性。《方案》首次明確了由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聯合開展交易組織、發布與結算,打破兩大電網體系在制度上的協同壁壘,將助力實現電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目前,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之間,建成了閩粵、江城等多條重要的“電力高速公路”。它們實現了兩大電網的物理“硬聯通”,加上跨電網電力交易新機制的“軟聯通”,西北的風光可以點亮大灣區的燈光,云貴的水電將奔涌進長三角的工廠。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部主任 張顯:“綠電現在需求很旺盛,特別是大灣區、長三角等地,這些企業希望通過綠電來降低其產品的碳含量,提升其綠色競爭力,正好這些資源富集在我們國家的西部和北部地區。”
《方案》將推動西北綠電送南方、蒙西綠電送南方、云貴綠電送長三角。電力用戶可以自主選擇參與跨電網電力交易,可以選擇中長期、現貨、綠電等不同交易品種。現貨交易從日前起步、按日開市。
在迎峰度夏期間,全國用電負荷連創新高,在實現跨電網交易之后,如何保障電力穩定供應?這個跨電網市場如何實現運轉?繼續來看。
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南方電網與國家電網通過跨經營區電力交易實現歷史性突破。在上海、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南方區域依托聯網工程和市場化交易機制,首次實現三省區聯合增援華東。
記者了解到,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之間有兩條重要的電力聯絡線,包括從湖北至廣東的江城直流和從福建至廣東的閩粵直流。
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市場部主任 張顯:“這兩個加起來是500萬千瓦,大概相當于一個中等城市的用電規模,富含有環境價值的綠電和高峰時期保供的電,通過大范圍輸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