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文化眾多,有閩都文化,閩南文化,福建的客家文化,閩清文化,莆仙文化,閩東文化,閩北文化。
福建一個省份,有如此多種不同的文化,除了福建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古時候交通造成各個區域相對封閉的環境這些原因之外,還有就是福建的居民,大部分都是北方戰亂,從中原地區和北方衣冠南渡而來。
具體比較典型的幾個時期可以分為,五胡亂華時期,以及南北宋時期,和后來的明朝末年時期。出現了大量北方逃難到福建的漢族人民。
北方戰亂,福建在古代為兵家不爭之地,由于其遍布群山,交通閉塞,反而成了優質的避難所。
而正因為如此,不同時期移民到福建的族群,反而加劇了福建各個地方文化不同的現象。
最早的福建原住民演化而成現在的畬族同胞,在到早期移民到建州的居民,到后來移民到福州地區的居民,再到再后來移民到閩南地區的居民,和最后移民到福建西部的客家人。
由于這兩個重要的原因,福建文化多樣性非常明顯。但是無論再多的多樣性的文化,福建的文化都是屬于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閩都文化,是專屬于福州區域的文化,更多是福州市區人民用以自稱的文化名稱。
閩都文化,顧名思義,閩代表福建,都代表福建省會,閩都文化,從字面上含義就是指福建的省會的文化。
而閩清文化,顧名思義,指的是閩清地域文化,閩清是屬于福州市的一個縣,福州市區說自己是閩都文化那肯定是名正言順的,而一個閩清人,對外說自己是閩都文化,這著實有點奇怪。
這是由于福州和閩清實際的客觀地理距離決定的。在閩清和福州人民心中,彼此都屬于另外一個地方。這種現象在羅源,永泰,這些離福州市區相對較遠的縣之中是正常且客觀存在的。
試想一下,一個閩清或者永泰或者羅源的人,到福州市區,人家問他你是哪里人?,他回答自己是福州人。這種說法,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很詭異。
現實生活中,閩清,永泰,羅源這些地方的人,一定會說自己是閩清,永泰,羅源人的。
當然也有人會說,那都在福州市域內,當然自報縣名。
那再試想一種情況,四個人,一個福州市區的人,一個閩清人,一個永泰人,一個羅源人。一起去外省。外省朋友,問他們哪里人,他們有可能因為外省不了解福建縣的名稱而說自己是福州人。但是如果對方只問閩清或者永泰,或者羅源的朋友,哪里人,而福州市區的朋友在旁邊,那他們是該回答自己是福州人,還是回答永泰/羅源/閩清人?
生活中還有很多這種例子,把福州市區和其他縣無形的區別開來。這些都是由于福建多山地,以及福州市區和市域縣存在客觀地理距離而造成的。
福州市區的人可以代表福州,而八縣的人,說自己代表福州,那畫面的確有點詭異。
再來說說,閩都文化和閩清文化存在的客觀差異。最顯著的例子,閩都文化嚴格意義上來講是江南文化和福建文化融合所產生的一種文化,三坊七巷最能證明這一點,歷史上福州市區長期作為福建的省會,是福建和中央朝廷接觸最多,最快的城市,所以福州地區受到江南(江浙滬)文化是福建省最明顯的,這體現在閩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福州有名的閩菜佛跳墻,這種雍容大氣的風格,就是很明顯的古代江南(江浙滬)文化。再比如福州地區喜甜,如荔枝肉,各種菜里加糖,這也是和江南(江浙滬)一代類似的。建筑上,福州獨有的馬鞍墻,白墻灰瓦,也是明顯受到江南(江浙滬皖)文化的徽派建筑中的馬頭墻影響的。而福州的建筑風格,不僅精致有余,小家碧玉,更是有江南士紳建筑的?水鄉特色?,精致雕刻?,花窗和漏窗等特點。
而反觀閩清文化,閩清文化它一定是和閩都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因為閩清作為福建省內離福州市區最近的縣域之一,一定深深受到福州市區影響。這一定是客觀事實。而難能可貴的是,閩清文化依舊保持其濃厚的獨特性。除了禮樂文化,梅僑文化這些文化。更多的是閩清群眾可以摸得到,見得著,吃的到的。如閩清的飲食并不喜甜,甚至大部分閩清人覺得餐中加入糖很膩,吃的不習慣,而閩清的飲食文化更多是以藥膳為主,如山蒼子根燉豬腳,八珍湯全番飯,甚至福州鼎邊糊到了閩清,也變成草根(閩清草根就是山蒼子根)鼎邊糊,這種跟福州市區的飲食有著明顯差異,這也的確是客觀事實。閩清的飲食文化,與古田,屏南,永泰這些福州老十邑中的郊縣更為接近。
閩清的瓷文化,更是歷久彌新是獨特的。閩清的建筑文化也是和福州市區有著一些區別的,由于福州長期作為省會,福州市區土地兩三千年來都是珍貴寸土寸金的,所以就造成了福州的古建筑都是相對而言比較小家碧玉和精致的。而閩清,由于各個鄉鎮相對充裕土地資源,閩清縣域的古建筑,雖然精致可能不如福州市區,但都是大氣磅礴,這點從宏琳厝,四樂軒,六葉祠,這些全國,全省之最的建筑就可以說明。而福州由于是省城,兩千年來,治安一定都是全省最好的。而古代閩清,山區眾多土匪,這就造成了閩清建筑文化與福州市區建筑文化另一個不同。閩清的建筑除了恢宏大氣,還有很強的防御功能,如固若金湯的全國唯一由婦人主持修建的閩清省璜娘寨,還有各種古堡,古厝。
閩清文化相對閩都文化,受到江南文化影響相對較少,是一種更加接近福建本土文化的地域文化。
而閩清文化和閩都文化,基本上是閩都文化影響閩清文化,他們之間并不是閩清文化屬于閩都文化的從屬關系。
而閩清文化和閩都文化都屬于福州地域文化。也都屬于福建文化,更屬于中華文化。
因為讓閩清,永泰,羅源這些縣域人民自稱自己是閩都,這著實并不適合,也很詭異。
而為什么閩清作為福州下轄的一個縣,一定要保持其文化的獨特性呢?
首先,閩清和福州市區的經濟一定是會更加緊密的,甚至融為一體。
而政治上,閩清毫無疑問,是屬于福州市的。
但是文化上,閩清文化保持獨特性是客觀存在且有好處的。
比如發展旅游業方面來說,如果閩清文化上沒有了獨特性,連文化上都跟福州市區一模一樣毫無差別,那么請問,福州市區的游客來閩清做啥。
旅游就是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玩,結果別人呆膩的地方跟自己家里一模一樣。那人家跟呆家里有什么區別。
文化上的獨特性不能憑空捏造,一定要基于客觀事實。
恰好,閩清文化的獨特性一直都是客觀存在的。
而閩清文化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這點可以從閩清日益增加的游客這一客觀事實來證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