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的開發(fā)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各種突發(fā)問題,就算是人們口中的神作,有一部分在開發(fā)過程中也“飽經(jīng)磨難”,甚至從根本上徹底將游戲玩法回爐重造。有時是因為商業(yè)決策,有時是創(chuàng)意上的轉(zhuǎn)變,總之它們變成了全新類型的游戲,卻依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會喜歡的一些游戲起源故事:
1、生化危機4
《生化危機4》可以說是《生化》系列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它徹底改變了系列傳統(tǒng)的心理恐怖玩法,而轉(zhuǎn)向加入動作元素。
實際上,本作原本是一款“超自然”恐怖游戲,里昂將來到一座高貴的城堡中被一個手持肉鉤的鬼魂跟蹤。它的玩法更像《寂靜嶺》,而非《生化危機》。最終卡普空放棄了這些超自然元素,而轉(zhuǎn)為了小村莊與寄生蟲。
2、無主之地
《無主之地》系列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射擊刷寶游戲了,其獨特的美漫畫風讓無數(shù)玩家愛不釋手。
不過有泄露視頻顯示,《無主之地》在早期開發(fā)階段采用的是偏寫實風格,幾乎沒有任何個性。在開發(fā)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團隊進行了一次巨大的創(chuàng)意飛躍,徹底改變了整個游戲的美術(shù)風格和氛圍。
3、鬼泣
《鬼泣》最初是《生化危機4》這件事,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最初,卡普空委托神谷英樹制作該系列游戲,并將其移植到PS2平臺。神谷英樹最終推出了一款流暢、快節(jié)奏的動作游戲。問題是,該作的戰(zhàn)斗元素過于濃重,實在跟《生化危機》系列不搭。
不過最終卡普空并沒有徹底放棄它,而是將這個項目拆分成了一個全新的IP,也就是后來大家熟知的《鬼泣》系列。
4、噴射戰(zhàn)士
最初,《噴射戰(zhàn)士》只是馬里奧系列的又一款衍生作品。任天堂最初將這款游戲的原型設(shè)計為一款彩彈射擊游戲,由《馬里奧》的角色之間互相噴射墨水。但團隊認為這些機制應該賦予新的定義,于是他們從頭開始打造了一款全新的IP,并變成了一款以涂地搶地盤為主要玩法的射擊游戲。
5、堡壘之夜
一開始,《堡壘之夜》是一款名為“拯救世界”的小型合作塔防游戲。玩家白天搜尋寶藏,晚上保衛(wèi)堡壘,抵御僵尸般的怪物。不過隨著《PUBG》的爆火,Epic僅用兩個月就推出了大逃殺模式。這種轉(zhuǎn)變讓這款游戲成為了一場文化現(xiàn)象,同時也很容易讓人們忽略,其實塔防模式依舊存在。
6、孢子
提到《孢子》,相信玩家們都不陌生。在從單細胞生物進化成宇宙級文明的過程中,這款獨特的沙盒游戲可以讓玩家體驗RPG、RTS、城市模擬等多種游戲玩法。
不過,在本作首次公布時,它看起來更像是一款非常有深度的科學向模擬游戲,早期的演示版本展現(xiàn)了逼真的細胞行為和生物學特性。但隨著開發(fā)的推進,游戲體驗逐漸變得更容易上手,更偏向卡通風格。
7、軍團要塞2
作為“英雄射擊”的鼻祖之一,《軍團要塞2》最初于1999年公布,那時它還是一款力求還原真實的寫實風射擊游戲。那之后這款游戲沉寂了數(shù)年,最終于2007年正式發(fā)售時,它成為了一款卡通風格的團隊射擊游戲,并成為射擊游戲歷史上最成功的轉(zhuǎn)折點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