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舒歡
“哇!變顏色了!”“快看,冒泡了,像小火山!”小讀者們此起彼伏的驚呼聲與驚嘆的眼神,在《奇妙的化學世界》少兒科普講座現場交織碰撞。湖北省圖書館漢江報告廳內,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湖北省圖書館、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承辦的荊楚科普大講堂精彩開講中,300名小讀者認識到物質變化之美。
湖北省“楚天學子”、湖北大學副教授吳慧敏坦言:“我們渴望在孩子心中種下一粒科學的種子,讓他們看見化學并非遙遠課本上的冰冷符號,而是時刻環繞身邊、充滿趣味與實用價值的‘物質變形記’,從而真正愛上科學探索本身?!?/p>
那么,化學究竟是什么呢?在吳慧敏生動形象的引導下,小讀者們豁然開朗:化學原來就是物質間發生的神奇“變身術”。授課老師巧妙地將抽象概念生活化:“想象一下,當你咬下一口蘋果,口腔里的‘魔法’悄然啟動;當你點燃一根蠟燭,光和熱便在奇妙的‘變形’中誕生——這就是化學無時無刻不在書寫的世界劇本?!?/p>
講座最引人入勝的環節,莫過于帶領孩子們用科學的“放大鏡”,重新審視那些習以為常的生活場景。面包為何在烘烤中膨脹松軟?原來酵母正進行著神奇的呼吸作用,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鐵器為何會在潮濕空氣中黯然失色?那是鐵與空氣中的水和氧氣在悄悄進行一場緩慢的“對話”——氧化反應;甚至清晨刷牙時牙膏的清潔力、廚房里醬油醋的獨特風味,其背后都隱藏著物質間精密而巧妙的相互作用。這些身邊處處可見的“化學密碼”,讓科學知識瞬間變得親切可知。
目光投向未來,講座并未停留在當下的神奇,更勾勒了化學在明日世界中的廣闊圖景。老師向小讀者們描繪:化學家們正努力創造更輕盈堅固的新材料,助力航天器飛得更遠;研發更高效清潔的能源技術,守護我們共同的藍色星球;甚至在微觀世界里探索著對抗疾病的“鑰匙”。化學,作為一門不斷突破邊界的基礎科學,正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多挑戰提供著關鍵方案。
這場講座如同一把精巧的鑰匙,為他們打開了通往化學世界的第一道門,一張張因興奮而漲紅的小臉,一雙雙閃爍著求知光芒的眼睛,正是這場奇妙化學之旅最動人的注腳。活動最后給現場讀者分享隱藏在圖書館里的寶藏書籍:《這才是孩子愛看的漫畫化學》《視覺之旅:神奇的化學元素(少兒版)》《萬物的本原:探秘元素王國》《感知化學——穿越時間的科學之旅》《元素都市GO!》等。
童之趣——荊楚科普大講堂系列講座的持續舉辦,旨在為更多青少年揭開科學的神秘面紗,點燃探索熱情。在這些充滿好奇的小探索者中,終將成長為未來照亮人類科學版圖的新星。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