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宣稱,美國提供給烏克蘭的31輛“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中,已經有26輛被摧毀,烏軍手里現在僅剩5輛,俄軍中部集團軍于2024年2月26日在阿夫迪夫卡附近摧毀了首輛“艾布拉姆斯”。
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信息,難以證實,但可以確定,烏軍確實在戰場上損失了不少“艾布拉姆斯”,而且還損失了不少豹2和“挑戰者”,不過,澳大利亞提供給烏克蘭的新一批41輛“艾布拉姆斯”已經被發現出現在了波蘭境內,很可能已經交付烏克蘭,烏軍在持續獲得補充。
俄羅斯技術集團總裁謝爾蓋?切梅佐夫在接受《偵察兵》雜志采訪時表示,俄羅斯專家在研究了繳獲的“艾布拉姆斯”和豹2坦克后,認為這些西方坦克的制造水平很高,尤其是現代化零部件、火控和發動機等,但沒有發現什么突破性的設計方案,沒有從中找到可以借鑒的東西。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切梅佐夫以及俄羅斯技術專家的話是相對客觀的,確實如此,但最好加上T-90M,事實上是現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所有坦克都面臨同樣的困境,要不然的話,號稱新一代的T-14“阿瑪塔”為何沒有出現在戰場上,反而被停止研發?
當俄羅斯首次在紅場上展示新型T-14“阿瑪塔”時,引發了西方軍界的再一次轟動,尤其是其無人炮塔布局,盡管這并不算新鮮,但也就僅僅是轟動,西方并未跟風研發新一代坦克,原因很簡單,搞不清新一代坦克的標準,現有技術還無法保證讓坦克能安全應對戰場上的大部分威脅,要知道,那個時候,還沒什么人知道攜帶反坦克戰斗部的FPV無人機會對坦克造成如此大威脅。
既然這些新型坦克也無力對抗FPV無人機,同樣需要安裝各種格柵裝甲和無人機干擾機,那么,在烏克蘭戰場上,最新型坦克和落后老式塔克其實已經沒什么差別了:俄烏兩軍很少發生坦克對戰,更別說進行大規模坦克會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軍工業翻新升級那些已退役的老式坦克就成了一種正確選擇。
烏克蘭軍情總局報告稱,當地時間6月27日,位于外貝加爾地區的第103修理廠成功修復了21輛老式T-62坦克,這些T-62用軍列用到了烏克蘭戰場上,因為新型的T-90M和T-72B3M數量不足,啟用老式坦克成為無奈之舉。
不過,因為長期存放在野外,風吹雨打,這些封存坦克的狀況很差,其中一部分即便是修復后也難以移動,只能跟更老式的T-55一樣作為固定火炮使用,而不能上前線為步兵提供直接火力支援。
最重要的是,在經過了三年多的高強度消耗后,俄羅斯庫存的老式坦克和裝甲車輛已經不多了,這一點從俄羅斯坦克墳場的衛星照片上就能看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