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男孩在安徽商場休息區當眾小便,尿液濺到姑娘的白裙子上了。
當受害者要求賠償20元干洗費時,男孩父親的唾沫星子噴了人一臉:“小孩尿你咋了?你就值20塊錢!”
熱搜評論區瞬間爆炸,億萬網友的怒吼匯成一句話:我們煩的哪是孩子?是那些揣著明白裝糊涂的熊家長!
1
有些家長該醒醒了!
醫學界早有定論:五歲以上兒童完全具備膀胱控制能力(美國兒科學會)。而且,商場里總不能沒有廁所吧?最多就是多走幾步路而已。
十歲男孩選擇在眾目睽睽下小便,這根本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家庭教育全面崩塌的惡果。
更令人心寒的是家長的態度轉變。
他先是拋出“小孩子天性”的借口推卸責任,接著竟指責受害者“穿白裙活該被濺”,最后當眾羞辱姑娘“你就值20塊”。
警察到場后,這位父親依然拒絕道歉,圍觀的群眾看得真切:熊孩子背后,往往站著更熊的家長!
2
難怪現在有這么多所謂的“厭童癥”,人們厭的并不是童,而是童背后的家長。
近八成公眾能理解嬰幼兒哭鬧,但超過九成人無法忍受家長放任熊孩子破壞秩序。翻看網友的憤怒留言,真相浮出水面:
“高鐵上寶媽抱著哭鬧嬰兒不停道歉,我幫她泡奶粉、哄孩子”
“真正讓人暴怒的,是十歲男孩故意踢椅背,家長反而瞪眼說'和孩子計較什么'”
當然,這位在商場小便的10歲男童,還有他的家長都是個例,還是有很多正確的帶娃示范的。
比如,在某個飯店里,男孩打翻了面前的粥碗,母親主動跟店員道歉,找店員要來清潔設備,讓孩子自己把打飯的粥擦拭干凈。
再比如,媽媽帶孩子坐高鐵,擔心孩子吵鬧影響到周圍的乘客,給了孩子一塊抹布,讓孩子在車廂連接處擦地,媽媽也是精心陪伴著孩子。
既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又給孩子安排了好玩的事情,還不會影響其他人。
這樣的孩子,又怎么會讓人厭惡呢?這樣的家長,又怎么會成為熊家長呢?
3
《家庭教育促進法》白紙黑字寫著:父母對未成年人有行為矯正的責任(第十七條)。
可看看這位父親做了什么?當眾示范如何踐踏他人尊嚴,手把手教兒子成為!
人渣
法律已發出2.4萬份“家庭教育指導令”(最高法數據),卻仍有父母把監護職責當耳旁風。
更可怕的是禍害傳導鏈:→ 今天縱容兒子當眾小便羞辱女性→ 明天就可能培養出職場性騷擾者→ 后天或將孕育家暴加害人。
每一個無法無天的熊孩子背后,都站著親手給他遞刀的父母! 當父親吼出“你就值20塊”時,他不僅在羞辱受害者,更是在兒子心里埋下反社會的種子。
發展心理學研究指出:10歲是道德觀塑型的關鍵期(《兒童發展心理學》第7版)。
看看這些父母親自給做的示范:示范暴力,用辱罵解決糾紛;否定尊嚴,將人物化成標價商品;踐踏規則,無視警察調解。
父親示范的暴行,正在鑄就孩子未來的行為模式。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而鏡子里正映出獠牙! 當父親得意于“鎮住場面”時,他看不見兒子眼中正在滋生的惡。
今天他當眾小便,明天就可能成為地鐵猥褻者、辦公室騷擾者。那些濺在白裙上的尿液,終將匯成淹沒社會的惡臭洪流!
此刻我們該吼醒所有裝睡的家長:管好你生的,教好你養的——否則社會替你教時,代價將是三代人陪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