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值”相當于24小時內的平均心率,“瞬時值”相當于每分鐘的心率。二者均指示健康風險。
此次《標準》修改,既非放松,也非加嚴,而是更加科學、精準、實事求是。“日均值和瞬時值的寬嚴程度其實可以畫等號。”
2025年6月22日,江蘇連云港,家長帶著孩子在瀛洲水務有限公司浦南污水處理廠參觀。耿玉和/視覺中國/圖
松了?嚴了?一部專業的環保標準近期迎來熱議。
2025年7月2日,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下稱《標準》)修改單,這份頒布于23年前的國家標準,曾推動我國水環境質量快速改善。
《標準》最重要的改動是增加了水污染物一次監測最高允許排放濃度,即“瞬時值”,不再僅關注“日均值”。
《標準》修改單主要起草人、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海燕以心率打比方:“日均值”相當于24小時內的平均心率,“瞬時值”相當于每分鐘的心率。二者均指示健康風險。
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的水污染物濃度時刻波動,此前標準僅關注“日均值”,產生了不少問題。首先,日均值不利于發現瞬時超標排放的環境風險,有的污水處理廠短時間超標排放,鉆了空子。此外,對監管人員而言,很難每隔2小時取樣、取24小時混合樣,僅以一次取樣作為執法依據,又不符合法理和排放波動的客觀規律。
新設了“瞬時值”,但其污染限值又比“日均值”略寬松,《標準》是加嚴還是放松,引發討論。《標準》修改單起草者和多位污水處理行業專家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此次《標準》修改,既非放松,也非加嚴,而是更加科學、精準、實事求是。“日均值和瞬時值的寬嚴程度其實可以畫等號。"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化學與生命資源學院教授王洪臣表示。
01
兩個達標線
《標準》修改后,有的污染物排放既不能超過日均值,也不能超過瞬時值,相當于有了兩個達標線。
比如COD(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和總磷4項污染物,原有日均值不變,并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瞬時值要求。瞬時值限值是日均值的1.2-2倍。
王洪臣表示,COD是有機污染物的衡量指標,超標會導致水體黑臭,氮和磷則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但這4項指標對應的污染物總量要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對環境產生上述影響,因此保留日均值規定更加合理。而增設瞬時值,主要目的是提高執法監督效率。
有的污染物則只保留一道達標線——pH值、色度和糞大腸菌群數的要求,按照國內外監測規定和實際做法,由日均值改為瞬時值。
王洪臣對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樣修改,是考慮到這三種污染物對水環境的影響是動態實時的。例如,糞大腸菌群數在24小時混合樣達標情況下,即使短時超標,也可能對下游水環境的衛生指標造成影響;同樣,出水pH值短時超標,也可能對下游水生態形成沖擊。
如此修改的基礎是海量的數據分析。
王海燕解釋,《標準》修改單編制組從生態環境部門的在線監測系統中,調出上億條污水處理廠排放數據,通過數理統計找出了排放濃度的變化規律,基于95%的置信水平測算出合理的波動上限。
達標的污水處理廠無需為新增的瞬時值要求過度擔心。“根據我們測算,目前日均值能夠達標的污水處理廠,增加了瞬時值后一般也都能夠達標。"王海燕說污水處理廠不需要改變工藝,但需要關注提升自身的運行管理水平,加強對異常進水、沖擊負荷的應對能力。
02
解決執法爭議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已經執行了二十多年,其部分內容體現了時代的痕跡。
2002年,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剛剛起步,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不足30%,如今處理率已經達到97%以上,變化可謂天翻地覆。
王凱軍回憶,2002年,全國污水處理廠數量比較少,自動化程度也不高,值班人員每2小時或4小時取一次樣,將樣本保管到冰箱里,24小時后混合并化驗。因此,《標準》對日均值的規定,與當時全國大部分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水平相適應。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僅設日均值的規定已不再適應當前形勢。對于環保監管人員而言,守著一個污水處理廠24小時、每2小時取一次樣并不現實,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對于當時的監管隊伍而言也是難以完成的任務。
在《標準》修改前,一些地方生態環境部門以瞬時值超標作為處罰依據。“這是權宜之計,從法理上來講確實存在瑕疵。”王凱軍說。
例如,2018年,天津市寶坻區生態環境局檢查發現,當地一污水站的出水一次取樣監測總磷超標,故認定為超標,罰款人民幣10萬元。但運營這家污水站的北京某公司提起了行政訴訟,認為不應即時采樣,而應采24h混合樣。經過法院審判,天津市寶坻區生態環境局敗認,該案例還入選了“北京四中院2019年十大典型案例”。
《標準》修改后,明確了原來存在的模也平息了業內長期以來對此的糊地帶,爭議。
03
國標不太可能再普遍加嚴
這是《標準》頒布以來第二次重要修改。
首次修改發生在200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決定,修改《標準》,擴大一級A標準的適用范圍——排入重點流域及封閉/半封閉水域(如湖泊、水庫),強制執行一級A標準,這是《標準》最嚴格的一檔。水污染物排放分為三級,一級標準又分為A標準和B標準。
王洪臣解釋,由于國管或省管的重點流域和封閉/半封閉水域占了我國水環境的90%以上,這實際上要求一級A標準成為主流。
《標準》的首次修改,極大推動了中國水污染治理事業發展。"王洪臣說,經歷了三個五年計劃,我國快速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建設等級最高的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體系,基本消除了劣V類水體。
王海燕介紹,目前《標準》在全世界處于居中水平。已出臺地方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的,均嚴于國標。例如,京津冀以及太湖、巢湖、滇池等流域的地標都嚴于國標一級A要求。在此背景下,國標還會再適度加嚴嗎?
王凱軍認為,我國已經建立了完備的環境標準體系,由于地方標準的完善,為了進一步完善風險因子管控要求和調整個別指標限值,國家標準不太可能再普遍加嚴。
王海燕稱,《標準》目前作為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控制底線,不宜設置過嚴的要求。地方有水環境質量改善需要的,可以出臺更有針對性的地方排放標準。
對于全球關注的新污染物,我國已有環境標準開始納入。
2025年3月,《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標準(征求意見稿)》發布,這份我國首部專門針對飲用水水源地的水環境質量標準,納入了全氟化合物(PFASs)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新污染物。
王凱軍稱,全球除了瑞士等少數國家均尚未將新污染物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標準中。從環境管理的優先序來講,在影響公眾健康的飲用水相關質量標準中納入新污染物是第一位的,將新污染物納入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放標準仍需 時日,需要根據進水控制情況和排水監測結果等因素綜合確定。
來源 | 南方周末 記者:林方舟
提供環境新聞線索
環境新聞線索征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