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打個噴嚏,全世界跟著抖三抖。有人就盯著中國說:“你看,美國摔了,中國是不是就能吃飽了?”這話聽著眼熟,跟“西風一衰,東風必盛”一個調門。
可問題是,中國這幾十年發展,靠的是別人失誤,還是自己爭氣?再有,那“超級大國”的帽子,非得搶著戴嗎?誰定的標準?誰做的裁判?
今天咱就來掰扯掰扯,中國有沒有這個本事?要不要這個名頭?值不值得走那條老路?
“你跌你的跤,我走我的路”——中國根本不靠誰衰退吃飯
美國摔了一跤,世界都在看中國是不是該“吃飽”了。這個問題聽著滑稽,背后藏著老問題:中國是不是靠美國衰落才崛起的?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全世界股市哀鴻遍野。雷曼兄弟倒閉,華爾街風聲鶴唳。
可中國干了啥?中央果斷推出4萬億投資計劃,鐵路、公路、城鎮化建設一波接一波,保住了經濟增長,還順手拽了全球一把。
G20會議上,各國領導人把“中國穩定”掛在嘴邊,說中國救了世界一命。
再看2020年疫情來襲。美國醫療體系一夜癱瘓,口罩都靠中國支援。中國2月封城、3月復工,外貿逆勢增長,全年GDP增長2.3%,成為全球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這些事說明啥?不是美國跌倒了,中國才爬起來。我們是靠自己把糧種好了、地犁得深了、水灌得勻了,才養活了十四億人,拉動了世界市場。
說得直白點,美國要是好了,我們做貿易;他要是亂了,我們穩供給。美國摔跤對咱影響有限,關鍵是自己腳下有沒有泥濘。
誰靠著別人的衰敗發財,那頂多是“掘墓人”。中國要做的,是“建造者”。要建什么?建的是可持續發展的系統性增長,而不是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短命榮光。
說到底,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不靠誰倒下吃紅利,而是靠制度優勢、組織能力和戰略自信,從泥里刨出了高鐵、衛星、互聯網。咱有條自己的路,別人走歪了,我們不跟著摔。
所以,“美國摔倒,中國吃飽”——這個邏輯,從根上就站不住腳。問題不是別人倒了沒有,問題是我們有沒有走得穩、扛得住、干得起。咱不靠人倒霉發家,咱靠干實事。
“超級大國”這口鍋,咱中國真沒興趣背
全球老在問:中國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聽著像夸獎,其實這話里摻了釘子——它默認的“超級大國”,是美式那一套。
美國的超級大國模板,是“必須打仗、必須掌控全球議程、必須輸出價值觀”。說白了,美國當了幾十年“世界老大”,靠的是軍火、輿論、聯盟、制裁。你不聽話,我就動手。
可中國呢?打仗?我們打的是脫貧攻堅戰;輸出價值觀?我們輸出的是基礎設施;掌控全球議程?我們倡議共建“一帶一路”,一票一票談出來的。
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一頭扎進全球市場,四十年之后,沒靠戰爭、沒殖民擴張,硬是把GDP做到全球第二。你說這能不能叫“超級”?從發展速度講,是的;從打仗方式講,完全不是一路人。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曾說:“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它不想用武力主導世界。”這話雖是西方人講的,但恰好點到核心。
咱講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誰聽我的誰活得好”。美式超級大國是“誰不同意就制裁”,中國是“你發展,我也安心”。
中國是一種制度性崛起,而不是霸權型崛起。你看中歐班列,2013年還沒人當回事,現在每年送出去4萬列。
非洲援建,修公路、建醫院、鋪電網,全是實打實干的活兒,沒搞什么“制度輸出”這一套。
這不是“低配版超級大國”,而是完全換了劇本。咱根本沒打算去搶那個“超級大國”的王座,那是給美式霸權設的圈套,誰坐上誰頭疼。
中國走得快,是因為走得穩,不是因為想拿“權杖”。咱不圖稱王稱霸,咱圖個全球安穩。你搞你的陣營政治,我建我的命運共同體;你愛發指令,我愛鋪鐵路。
所以,“中國成不成超級大國”這個問題,得先問清楚:超級大國是榮耀,還是陷阱?是平臺,還是枷鎖?這口鍋,我們不背,因為我們有更大的事要干。
“不是不能,是不必”——中國要的是領導力,不是霸權位
從經濟、軍事、科技、人口、治理能力各方面說,中國早就具備了所謂“超級大國”的硬實力。
GDP呢?2023年已超121萬億元。工業體系呢?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科技呢?芯片還在追趕,但“北斗”“嫦娥”“高鐵”“核電”都拿得出手。這哪是“不能”?根本是“不必”。
2021年中國援建的非盟疾控中心在埃塞俄比亞竣工,占地9萬平米,項目全過程由中方設計、施工、培訓。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都承認,這直接把非洲公共衛生體系干出了個新起點。
2023年,中老鐵路開通,全長1000多公里,從昆明直達萬象。沿線不僅通了貨,還帶來了客流、資金流,給老撾國家副主席樂得合不攏嘴。
2024年全球民調數據顯示,在非洲、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國家群體中,中國被認為是“更可信、更合作、更務實”的大國。尤其在“尊重國家主權”這一項,中國評分遙遙領先美國。
這說明啥?說明中國不靠干涉他國,而是靠建設贏得信任。人家信你,不是你吆喝得響,而是你真幫過忙。你說你是大國,有人愿意跟你走,這才叫領導力。
有人說,中國沒出兵,那不是不敢?錯了,是因為我們有能力不出兵還辦不成。
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中國是安理會五常中出兵最多的國家。我們出兵,為的是維穩;出資,為的是共贏。
所以說,中國不是沒能力做超級大國,而是沒必要按照舊秩序的劇本演下去。我們干的,不是“稱王稱霸”,而是另起爐灶,打造個“大家能過好”的全球合作局。
我們不缺拳頭,但我們更擅長用腦子。我們不是沒這個位子可坐,而是覺得那個位子,坐得不舒坦。
所以別老問“中國為什么不能成為超級大國”,應該問:世界能不能接受一個不打仗、不搶資源、專干實事的大國?
參考資料:
王文“中國是超級大國嗎?”不要“棒殺”也不要“捧殺”.觀察者網.2024-12-16
中國何以成為超級大國-鳳凰周刊訪談.鳳凰周刊.2013-09-12
2013,中國會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國際先驅導報.2013-08-16
吉迪恩·拉赫曼:中國不會成為超級大國,因為它不愿意打仗.觀察者網.2021-07-22
從全球民調看“中國崛起”與“美國衰落”的相對性.國際展望.2014年01期
美國霸權 衰落還是延續.太平洋學報.2010年01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