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國家都認為自己是以伊沖突的勝利者。作為以色列盟友,美國眾議院已經計算出“勝利”的代價:約22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是“薩德”系統的反導攔截彈。美國人看著發射導彈的數量發呆,因為精打細算的人心知肚明:美國消耗的導彈不可能馬上得到補償,還有在夏威夷裝腔作勢的B-2戰略轟炸機。
“獲勝”的以色列很清楚,其防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強大,“鐵穹”不能遮蔽整個國土。下一次美國及鄰國可能不會消耗如此多的導彈來拯救以色列。而伊朗卻可能發射數量、型號更多的導彈。以色列的優勢仍然是強大的空軍和情報部門,能夠在遠隔上千公里的非鄰國領土上制造夢魘。
“獲勝的”伊朗很清楚,其防空差強人意。如果想讓國家不再遭到敵人飛機的狂轟濫炸,需要掏出更多的經費。如果說伊朗的防空遭到破壞分子的襲擊,還試圖擊落以色列的航空兵,而伊朗空軍甚至連想法都沒有。顯而易見,伊朗的F-14,每一架的年齡已四十歲,而且沒有升級,根本不是以色列F-35的對手。從俄羅斯采購蘇-35,直至今日提供了不超過4架,伊朗飛行員還沒有足夠的飛行小時來掌握使用蘇-35。假如伊朗下決心馬上采購埃及放棄的那批蘇-35,6月13日的時后本可以擁有整整一個團最高配置的蘇-35SE。
伊朗表現的一切令人悲觀。擁有少量都S-300PM2,卻被破壞分子摧毀:無人機襲擊了防空設施,其目標不是發射裝置,而是打擊制導雷達,離開它們,導彈毫無用處。伊朗的防空雷達不僅老舊,而且遭到了攻擊。以色列的戰機在伊朗的航空空間如入無人之境。其實,到伊朗境內執行任務的以色列空軍的F-35不是以戰斗機的配置,而是以轟炸機的配置飛行的,再加上部分F-35攜帶保形副油箱飛行,這會影響其隱身效果,蘇-35S還是有許多機會與之較量的。
向中國求購殲-10C戰機成了伊朗重建防空系統的唯一指望。殲-10改變了機身外形,減少了RCS,是一款4代+戰機,優于F-16C
Block60。可以與“陣風”和“臺風”一較高下,但在性能相似的情況下,中國戰機的價格還低30-40%。飛機不錯,具備超機動性,在戰斗和招標中都具備競爭力。殲-10C擁有: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內嵌式電子對抗系統、紅外成像儀光電雷達、頭盔目標指示系統、敵人雷達輻射告警系統、衛星通信天線,等等。配置很高,再加上價格因素,極具競爭力。
“12天戰爭”結束后不久,伊朗國防部長在高級軍事領導的陪同下前往中國參加上合組織國防部長會議。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解放軍海軍052D“開封”號驅逐艦上接見了伊朗國防部長。專家們認為,伊朗國防部長訪問中國目的是采購軍事裝備。據報道,在清單中最想獲得的就是殲-10C。
殲-10C唯一的不足是作戰半徑比較小,與蘇-35對比,不掛副油箱只有800千米,而蘇-35是1500千米。伊朗需要深入敵人領土縱深作戰,800千米的作戰半徑有點短。伊朗要與遠在1000千米之外的以色列進行對抗,需要攜帶能在很遠距離發現隱身目標雷達的戰機。俄羅斯機載雷達的能力已經在俄烏沖突中經歷過北約國家地空導彈系統和雷達的多次考驗。如果能夠相信相關記錄,俄羅斯飛行員清晰地看到整個態勢,直至最微小的細節,如攻擊的防空導彈。
無論如何,伊朗必須建立具備戰斗力的空軍,再加上先進的雷達和地空導彈系統,伊朗或許有機會與以色列空軍一較高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