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中國將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
連日來,閱兵訓練的花絮不斷呈現。熒幕上,官兵們揮汗如雨、整齊劃一。我已確信——這將是又一次圓滿、宏大、勝利的盛典!我真沒想到他們的靴子里都是帶有麥克風的......不知道是不是張藝謀的主意。
若問我對這場盛典有何期待,除了少花點錢之外,最核心的一點期待便是:
請務必邀請真正的抗戰老兵,讓那些烽火淬煉的脊梁挺立于榮光之地。
1945年8月15日的勝利號角,至今已回蕩八十載。當年,即便最年輕的抗戰士兵,也應在十五歲上下。因此,如今尚健在的老兵,最年輕者也已年逾九旬,百歲高齡者方為常態。以家父為例,他1937年十七歲投身抗日戰場(加入國軍),直至百歲離世。若健在,今年當是百零五歲高齡……任何年齡遠低于此的“受邀者”,不僅是對那段血火歷史的輕慢,更是對數百萬浴血英魂的褻瀆。 歷史的見證者不容涂抹,時間是最嚴苛的審判者。
回望近年歐陸二戰勝利紀念日的各種活動,各國對耄耋老兵的敬仰令人動容,白發蒼蒼的老兵們胸前勛章閃亮,接受年輕一代的鮮花與親吻,每一幀畫面都飽含歷史的溫度與敬意 —— 那是國家記憶最莊重的表達。
2019年諾曼底登陸75周年時,97歲的湯姆·賴斯(美國)重返法國諾曼底,以雙人跳傘形式再現他22歲時的空降壯舉。降落時他高舉勝利手勢,高呼“感覺好極了,還想再跳一次!”這一舉動被全球媒體廣泛報道,成為人類勇氣與生命力的象征。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99歲的湯姆·摩爾上尉(英國)為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徒步籌款,最終募得2900萬英鎊。他百歲壽辰時,女王破格晉升他為榮譽上校,英國皇家空軍派出“噴火”戰機編隊飛越其宅邸致敬,全國寄送給他的賀卡逾12萬張。
2025年二戰勝利80周年之際,98歲的肯·特納(英國)駕駛謝爾曼坦克碾過象征“新納粹”的汽車,抗議極右翼思潮。這場行為藝術引發全球關注,凸顯老兵群體對歷史教訓的守護意志。
在北方鄰國,衛國戰爭英雄與幸存老兵永享國人與國家的最高尊崇。近年老兵日漸凋零,其勝利日游行更增設了震撼人心的“不朽的軍團”方陣。2015年5月9日,這一方陣首現紅場,50萬民眾手捧父輩祖輩的遺像,在游行隊列中無聲地訴說敬意——這是對那些永遠再無法親臨者的最深切緬懷。
誠然,眾所周知的原因,各國老兵們那份源自歷史的驕傲也曾每每令我們的抗戰老兵黯然神傷。
時光如刀,下一個十年甚至五年之后,抗戰老兵或將徹底成為一個歷史名詞——那將是民族記憶一道永遠閉合的傷疤。
因此,請國家在這珍貴的歷史窗口期,向所有幸存的抗戰老兵及抗戰烈屬釋放來自國家的最深的善意:
一枚銘記榮光的紀念章,一份承載感激的慰問金……這些微光,足以讓遲暮英雄感受到祖國穿越硝煙的回望與擁抱,使其暮年沐浴于國家肯定的暖陽里。
在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時,國家已有過類似善舉,并贏得海內外廣泛贊譽,足見其意義深遠。
當功勛卓著的老兵方陣緩緩駛過,請讓整個民族獻上深情的注目禮——
那是向歷史長河中不屈的英魂致敬;
更是向一個民族最堅硬的脊梁致以無上尊崇;
讓老兵面龐的每一道皺紋,都成為國家記憶的鮮活碑文;
讓英雄身軀的每一條戰痕,都融入民族精神的浩瀚星河。
這注目禮,將是我們獻給歷史的永恒承諾,也是鑄就民族未來最厚重的基石。
------ THE END------
非常希望這篇短文可以讓決策者看見,在這珍貴的歷史窗口期,向所有幸存的抗戰老兵及抗戰烈屬釋放來自國家的最深的善意:
其實一枚紀念章,價值幾何啊?但它足以慰藉一個家族的傷痛;一份伍仟的慰問金又有多少?畢竟現在的案子都是一億打底啊!
拜托您轉發!您的轉發可以引發“海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