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嬰幼兒睡眠,我們都應該知道的一個常識是:寶寶的睡眠規律是會隨著月齡發生變化的,而不是一成不變的。
發生變化的時候,確實是會帶給父母很多煩惱,比如白天小覺混亂,夜醒頻繁等。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是寶寶釋放給父母的成長信號:爸爸媽媽,我長大了,快幫我并覺!
01
嬰幼兒為什么要并覺
睡眠是一件和大腦發育息息相關的事情,科學家通過腦電圖發現,大腦在睡眠中有時比清醒還要忙碌,睡眠是多元化且十分復雜的系列活動-----《睡出活力》
嬰幼兒最終要長大,像成人一樣活動學習,白天保持清醒,夜間進行睡眠。
但是由于睡眠發展是和大腦發育直接掛鉤的,從剛出生時不分白天黑夜的睡,到后來白天完全不需要小睡,其睡眠規律是不斷變化的。
并覺的過程就是逐步縮短白天小覺時長、減少小覺次數。
然后把睡眠時長主要集中在夜間,把白天的時間騰出來,最終睡得和大人一樣。
02
嬰幼兒要經歷的4個并覺期
絕大多數嬰幼兒都會經歷4個并覺期,但是并覺期開始的具體日期、并覺期持續的時間是因人而異的。
因為每個寶寶的睡眠需求、喂養模式、生長發育等各個方面都是不同的。
第一個并覺期:3-6個月或8個月
這個并覺期是將無規律的小睡狀態穩定到3次小覺。
新生兒階段寶寶的睡眠是沒有規律的,因為生物鐘還未完全建立,一天的睡眠并不是按照白天黑夜嚴格區分的,而是被劃分成6-7覺。
這個階段的寶寶白天能睡3-5次。
到了3個月末,隨著生物鐘和睡眠模式的逐漸成熟,白天小覺規律越來越明顯,開始向穩定的3次小覺模式靠攏。
3次小覺模式如下:
第二個并覺期:6個月或8個月-12個月
這個并覺期是將3次小覺并為2次小覺。
大部分寶寶到9個月左右的時候,會將黃昏小覺去掉,把剩余兩個小覺分別拉長固定在早上、下午。
2次小覺模式如下:
第三個并覺期:12-24個月
這個并覺期是將2次小覺并為1次小覺。
上午覺消失,集中在午飯之后小睡,但是這個并覺期會比較復雜,因為白天小睡和夜間睡眠是互補的關系。
如果夜間睡得少,可能白天得睡2次,如果夜間能睡夠11個小時,白天就睡1次,所以得靈活調整。
1次小覺模式如下:
第四個并覺期:24-36個月
這個并覺期是取消白天小睡。
但這個不是必須要取消,很多寶寶到了這個月齡真的就是不愿意午睡,并且不午睡沒有影響下午的情緒、認知等狀態,夜間入睡也是正常的。
有的寶寶還會保留下午小睡一次,包括上幼兒園也是強制午睡的。
讓孩子午睡和孩子需不需要是兩碼事。
以上就是孩子在3歲之前要經歷的4個并覺期,大家可以看到每個并覺期的月齡范圍跨度都很大,沒有規定必須是在哪個月,這就意味著差異性很大。
有的孩子4個月就規律成3覺了,有的孩子可能6個多月才能找到規律,這都是正常的,父母大可不必焦慮。
03
嬰幼兒并覺的信號是什么
孩子什么時候開始并覺,什么時候需要并覺,是自身睡眠發展的結果,并不是我們大人按照特定的標準去訓練他。
比如孩子現在是8個月,家長一看睡眠并覺期劃分,8個月可以并成2覺了,那就按照2覺的模式來安排睡眠。
結果發現孩子不但沒有并覺成功,反而讓哄睡更加困難,容易發生極度困倦,夜間也睡不安穩了。
這是因為孩子雖然月齡到了并覺期,但是他自己還沒有做好并覺的準備,強制并覺就是不合理的。
孩子想要并覺,是會用“實際行動”告訴家長的,比如以下幾個信號:
◆原本睡覺的時間點上,不到15分鐘就能哄睡成功,但是現在哄了半個小時都不睡
◆原本睡得比較長的一個小覺,現在縮短了,瞇一會就醒來了
◆原本規律的小睡突然開始混亂了
◆黃昏小覺不好哄睡了,要是這一覺睡了,晚上能熬到很晚才睡
◆夜間睡眠出現波動,出現夜醒增加、半夜起來玩的情況
◆某個小覺連續好幾天都不睡,并且不睡,精神也很好
出現以上這些信號的時候,大概率就是孩子要并覺了,以前那個小睡模式已經不適應新階段的成長需要了,就像“蛻殼”一樣,我們得幫助孩子換個新的殼了。
按照孩子的節奏和信號來并覺,事半功倍,順其自然,家長不焦慮,調整起來也很輕松。
04
如何幫助嬰幼兒順利完成并覺
并覺的時候,孩子的吃玩睡都會出現混亂,因為這幾點本身就是相互影響的,但是我們常常會走一個誤區:
想著是睡眠問題,就應該從睡眠來著手處理,費盡心思制定各種計劃來搞好睡眠,滿腦子都是啥時候睡,睡多久,啥時候醒,醒了以后又開始琢磨下一覺啥時候睡。
往往越重視搞睡眠,越搞不好睡眠,是不是很奇怪?
睡眠就是這么神奇,要想搞好它,不能直接從它本身下手,而是得“反其道而行之”,關注“玩”,不過多關注睡眠。
我們要記住一點:嬰幼兒睡眠是和大腦發育成熟度直接掛鉤的活動,一切能夠幫助大腦發育的措施都能直接影響睡眠。
“吃-玩-睡”模式是非常有用的,一旦我們把這個模式認真的貫徹下來,好睡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并且連帶著,你會在孩子的情緒、大運動、認知、語言等各方面也收獲驚喜。
1、并覺的關鍵在于如何安排“玩”這個環節
只有玩好了,孩子才有睡眠需求、進食需求,“玩”的內容主要包含3點:
◆符合月齡的大運動活動安排起來
坐、躺、走路都不算耗能很大的大運動量,撫觸、俯趴、翻身、爬行、游泳等才算是實打實的耗能運動。
◆戶外活動安排起來
接觸大自然,接收到戶外陽光,站在窗戶邊上雖然也能感受到陽光,但是不屬于戶外。
戶外戶外,就是要從家里走出去(天氣不好的情況除外)
◆玩的時間長短、強度要足夠
◆在玩的時間段中,不要總是抱著寶寶、或者讓寶寶躺在那里,坐在那里
2、順利完成并覺的四個流程
◆第一步:孩子睡醒后,先安排吃奶或者輔食
◆第二步:稍作休息以后開始“玩”。
玩的內容及時間長短參考上圖大運動時長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時長是累計時長,也就是說一整天玩夠這么長就可以了。
我們需要做個計劃,把玩的時間分散到各個清醒時間中,要注意留出哄睡的時間。
比如寶寶能清醒2個小時,那我們只安排出1個小時的時間來運動,剩余一個小時用來安排吃、等待睡眠信號出現、哄睡。
不要急功近利,安排的滿滿當當,容易錯過睡眠信號,造成過困。
◆第三步:只要出現了睡眠信號,就開始哄睡
◆第四步:每天記錄每個清醒、入睡的時間,以便后期查看睡眠規律
很簡單的4個步驟,不斷循環,重點放在如何玩上,醒來就認認真真、徹徹底底地“玩孩子”,讓他運動起來。
運動的過程就是不斷促進大腦發育、神經連接、肢體發育、感官發育的過程。
這些看不見的部分發育成熟才是促進睡眠發展的“根基所在”。
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寶寶的睡眠規律點出來了,漸漸固定在某個時間點開始犯困,并覺完成。
并覺期如何渡過,多久能渡過,“吃玩睡”的安排就是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當“玩”規律了,“吃”和“睡”自然就會慢慢規律起來。
那生活中有沒有那種不怎么運動、不怎么玩的寶寶,也能吃好睡好呢?
我相信是有的,人的身體就是在睡眠中也依然在消耗著能量,不運動不代表著就沒有能量消耗。
但是運動增加以后,睡眠、飲食、情緒、認知都會順帶得到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