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杜炫刃侣劊糯囆g》整理了一些紀錄片以及書籍,它們各有側重,功能帶你深入一段被時間塵封卻又異常輝煌的文明。
西夏陵 視覺中國資料圖
【紀錄片】如果你對西夏王陵背后的文化、歷史,甚至整個西夏王朝的興衰感興趣,下面這兩部紀錄片非常值得你靜下心來好好觀看。
《神秘的西夏》(央視,全10集)
適合希望全面理解西夏社會結構、民族精神及其在中華文明中的角色的觀眾,敘事宏大。
《神秘的西夏》依據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承擔自治區社科重點委托項目“《神秘的西夏》史學稿本”改編,由著名導演金鐵木執導,全景式展現西夏文明,涵蓋政治、軍事、宗教、女性地位等多元領域,結合情景再現與數字復原技術。
全片采用4K超高清攝影機完成全部拍攝,后期專業視效團隊聯手古建專家和西夏學者,共同復原了西夏皇陵群、興慶府、西涼府、西平府、賀蘭山離宮等西夏城市和建筑。
10集內容包括:西夏與宋、遼、金的軍事對抗,如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西夏的佛教、儒學、藝術與建筑(如西夏王陵、佛塔);西夏的農牧業、手工業(冶鐵、陶瓷)與絲綢之路貿易;藏傳佛教在西夏的傳播,如黑水城出土的佛經與唐卡;西夏文的創制、使用及現代破譯歷程。西夏的天文歷法、醫學、印刷術(活字印刷的實物證據)等豐富內容。
紀錄片截屏圖 關于佛教傳播
關于西夏文的記錄
結構介紹
采用4K超高清攝影機完成全部拍攝。有些場景進行了后期復原。
西夏學學者史金波為紀錄片提供了大量學術支持
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院長杜建錄是紀錄片史學顧問之一。9名原創團隊成員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八易其稿,從最初的近30萬字壓縮到15萬字,不斷提煉,形成紀錄片的情景再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西夏學學者史金波為紀錄片提供了大量學術支持,他特別強調西夏在中華多民族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并指出西夏的活字印刷、儒家文化推廣等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另外還有著名西夏語言學家李范文,對西夏文的解讀有重要貢獻。
《揭秘西夏陵》(央視,全4集)
適合對考古過程、陵墓建造技術及歷史懸案感興趣的觀眾,節奏緊湊,懸疑感強。導演賈寅超、鄒欣。
以考古發現為主線,從三個時空維度(明代發現者、1970年代考古隊、現代學者)層層揭開西夏王陵的身份之謎、建筑特點與破壞真相。
紀錄片回顧了西夏陵從20世紀30年代被德國飛行員誤認為是“白蟻堆”,到1972年寧夏考古隊正式確認其為西夏王陵的過程。重點介紹了7號陵的考古發現,該陵因出土西夏文碑額而被確認為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李仁孝的壽陵,是目前唯一身份明確的帝陵。另外還詳細解讀王陵的“凸”字形結構、赭紅色夯土工藝、佛教元素融合等建筑特色。通過出土文物(石雕力士座、人像碑座等),揭示黨項族的文化審美與技術水平。
可在tv.cctv.com觀看節目
第一集《塵封遺跡》講述明代慶王朱旃最早發現賀蘭山下的神秘土冢群,以及1970年代考古隊如何通過科學手段確認這些建筑正是西夏帝陵。第二集《初探真相》分析西夏陵融合中原禮制與游牧文化的獨特布局,并復原其鼎盛時期的恢弘樣貌。第三集《謎團重重》聚焦帝陵主人身份的爭議,展現考古中的意外發現(如后勤人員的關鍵突破)與學術爭論。第四集《涅槃重生》通過新世紀考古成果(如琉璃鴟吻、鎏金銅牛等國寶),重現陵墓原貌,并分析其遭系統性破壞的歷史原因(如蒙古滅西夏后的報復性毀陵)。
【書籍】如果你對西夏王陵背后的歷史、建筑秘密或文化深意感興趣,以下幾本書從不同角度切入,既有全景式梳理,也有懸疑探秘,能幫你全面又立體地理解這座“東方金字塔”。
《國寶流失百年祭》常青 黃山/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該書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文物流散史實及流失國寶多重價值進行了梳理與研究。讀者可重點翻看第六章“探索黑水城寶藏的科茲洛夫”??缕澛宸蛱诫U生涯最主要的貢獻是20世紀初對西夏古城黑水城遺址的發現與發掘。1909年秋天,一批西夏古文物運抵圣彼得堡,保存在俄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新大樓里。其中,有關藝術、考古類的文物被送往俄國亞歷山大三世博物館之民族學部門;書籍、文稿則運往俄國科學院,即現今的東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保存。1933年,博物館典藏的文物被轉送到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博物館)東方部收藏,這些西夏文物共有3500多件,收藏量居世界之冠。
《墓史密碼之神秘的西夏皇陵》白玉京 著
以李元昊等九座帝陵為線索,結合選址玄學、陵墓現狀反推帝王生平,穿插黑水城探險、佛塔女尸等懸案。
小說筆法增強可讀性,破解“一男三女合葬太后陵”“蒙古毀陵動機”等謎題。
《西夏史稿》吳天墀 著 商務印書館
這本由吳天墀所著的《西夏史稿》的編寫,主要在給高等學校學生作課外讀物,給中等學校教師作教學參考用書。在史料搜集的方面,也可供有志鉆研西夏歷史的讀者作前進的橋梁。
《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作者:朱瑞熙/張邦煒/劉復生/蔡崇榜/王曾瑜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是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書系之一種,利用大量文獻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深入考察了宋、遼、西夏、金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容涵蓋飲食、服飾、交通、婚姻、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具有較高水平的社會生活史專著。
《東方金字塔——西夏皇陵》鐘侃、鐘雅玲 著
作者為寧夏考古所長,親述1970年代王陵發現過程,詳解地宮結構、陪葬墓珍寶、迦陵頻伽像等文物,附建筑復原圖。
專業考古報告《西夏六號陵》(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編)
六號陵完整發掘報告,含角臺、碑亭、地宮等結構測繪數據,及帶西夏文殘碑等關鍵出土物分析。
官方考古一手資料,揭示陵墓布局隱含的“北斗七星”信仰、漢藏佛教融合等。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叢刊之七:西夏方塔出土文獻
本書收錄了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賀蘭山拜寺溝方塔發掘出土的西夏時期的大量文獻、文物,涉及考古、佛學、藏學、版本學、印刷學、文獻學、古建筑、古絲綢、古紙學等學科和研究領域,對于研究西夏文化具有極高的研究和史料價值。
《西夏陵:王朝的見證》唐榮堯 著 中國地圖出版社
以西夏陵為軸,串聯黨項族遷徙、西夏王朝興衰、現代申遺歷程,覆蓋政治、戰爭、文化多個維度。書中融合一手考古資料、詩歌、復原圖及地圖,兼具學術深度與文學感染力。
作者20年西夏研究積淀,用“地上遺跡+地下秘密”雙線敘事,揭示王陵作為文明載體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