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近日,深圳發布了2025年全市第一批次應用場景需求清單和能力清單。需求清單涵蓋67個可開放的應用場景,包括醫療、急救、城市治理、河流巡護等10個方面的需求清單涵蓋低空經濟。而讓低空經濟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首先要保證起降場等基礎設施的投入,那么目前深圳的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如何?
這里是深圳福田區市中心的一棟20多年樓齡的寫字樓。原本空置的樓頂被建設成了一個低空起降場。記者看到,這里一片繁忙景象,不斷有航空器起飛和降落。
起降場是航空器起飛、降落的重要基礎設施,它的集成化、輕量化、低成本快速交付,對未來起降場的規模化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高集成的通訊設備和可視化的遠程指揮系統相互配合,不僅保證了航空器的安全飛行和起降,還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
根據深圳市發改委規劃,到2025年底,深圳市將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起降點,覆蓋載客運輸、物流運輸、社區配送及公共治理服務四大領域。
廣東深圳:讓低空起降場由“點”連成“面” 更好解決城市需求
那么,未來的城市中,當越來越多的低空起降場建成后,這些零散的、孤立的點位怎么安全高效地運行來滿足城市管理需求呢?
在深圳南頭直升機場的塔臺內,電話鈴聲、對講機通話聲此起彼伏,管制員正在不停歇地為起降、滑行、飛行中的航空器提供各種信息。
而在塔臺的數個屏幕中,有一個顯示屏分外顯眼,上面同時顯示了多種不同渠道的信息。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是目前還在試用,沒有大規模推廣的數字化塔臺。不同于傳統塔臺,管制員除了可以在一個屏幕上了解航空器飛行時周邊的氣象、航線等各種信息外,還能直觀地看到不同航空器飛行時相互之間的空間、時間間隔,這大大提升了管制員調配沖突、優化航路的能力。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高頻飛行,大規模的飛行,不同的飛行器在同一片空域里面的融合飛行將成為常態,那么數字化塔臺在整個飛行節點里就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連點成面之后,很多城市管理需要的功能將得到滿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