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科技 I 渝碼科技
01、從教室到高速:60分理論的流行
“自動駕駛標準就像優等生 90 分才放行,60 分就該算及格。”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汽車安全研究所所長朱西產(業內稱朱老師)的這句話,最近在短視頻平臺刷屏,點贊迅速破百萬。
他用考試做類比:如果全班只有學霸能到 90 分,卻把 90 分定義及格線,其他學生就永遠畢不了業。
同理,把少數頭部車企才能做到的“滿分智駕”變成強制標準,就等于宣判大多數車企“死刑”。
聽上去很人性化,也很“產業友好”。問題是:教室考60分,最壞是留級;高速上考60分,最壞是留命。
02、60分到底長什么樣?
現行國標把 L2 自動駕駛的最低測試門檻設在“60分”左右,核心場景如下:
前車切出:60km/h 以內,允許碰撞時間 1.9 秒即算通過;
行人橫穿:50km/h 內成功剎停即可,夜間、雨霧不再必考范圍;
系統失敗:只要儀表提示接管,2 秒內丟給人類即可免責。
換句話說,晴天直路、白天低速,別撞得太明顯就合格。
可真實路況呢?
2024 年 4 月蘇州夜間,一輛“符合國標”的 L2 轎車以 80km/h 撞上側翻貨車,駕駛員當場死亡。
2025 年 2 月廣澳高速暴雨,某品牌 L2 車輛因攝像頭進水突然推出車道保持,引發三車連環追尾。
這些事故里,車輛都拿到了“及格證書”,卻沒通過社會考場。
03、朱老師的硬傷:把“市場分層”錯當“標準放水”
朱老師的本意是“別人標準把產業卡死”,卻忽視了兩件事:
技術下放的速度遠超想象-激光雷達兩年降價 80%,華為 ADS 已下放到 20 萬級車型;
標準不是天花板,是地板。地板越矮,摔下來的人越多。
更關鍵的是,大學可以補考,生命不能補票。
04、優等生正在把 90 分卷成白菜價
2023 年一顆 128 線激光雷達 1.2 萬元;2025 年國產 96 線 2400 元;
華為 MDC 810 算力 400 TOPS,2023 年賣 3 萬,2025 年比亞迪采購價 8000 元;
比亞迪方程豹、長安深藍、吉利銀河 20 萬級新車已宣布搭載“90分智駕”。
當 90 分技術大規模鋪貨,60 分車型連最后的“低價賣點”也會被擊穿。
05、折中方案:把 60 分當成“臨時牌照”,而非畢業文憑
歐盟 2025 新規提供了可行路徑:
允許 60 分車型上市,但必須強制標注“Limited Automation”,且限定使用場景:白天、結構化道路、時速≤80km/h;
每兩年軟件升級,未達 75 分即取消銷售資格。
這樣既留后路,也讓公眾知情同意,把風險縮進“過渡區”。
反觀朱老師現在的主張,是把 60 分直接等同“終身有效”,相當于讓剛考過科目一的新手直接上高速,還不用貼實習標。
最后,標準不是培養學霸,而是保護路人
朱老師在另一場演講里說過:“安全才是最高的智能,最好能做到不脫離、不碰撞、零傷亡。”
如果這句話是真心的,那就別讓 60 分成為終身護身符。
因為每一次對標準的讓步,都可能變成對生命的扣分。
所有,問題只有一個:當你的孩子深夜走在斑馬線時,你希望迎面而來的那輛車,是剛剛及格,還是絕對可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