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7月消息,美軍在西太啟動“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近300架戰機與數千兵力參演,規模創近年新高。此舉引發國際社會對中美軍事博弈的高度關注。
戰斗機(資料圖)
美軍此次演習以“敏捷作戰應用”為核心架構。演練內容涵蓋戰時后勤補給、分散式兵力動員等關鍵環節。美軍將戰機分散部署至西太多個偏遠島嶼機場,意圖降低被集中打擊的風險。這些偏遠機場普遍存在后勤保障設施簡陋、戰機維護人員不足等問題。與“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緊密銜接的是“護身軍刀”聯合演習。參演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13個國家,演習范圍覆蓋澳大利亞周邊及西太平洋部分海域。美國試圖通過該演習強化盟友體系,構建針對中國的軍事圍堵網絡。參演各國在戰略目標上存在差異,部分國家對過度介入中美博弈持謹慎態度。
美軍在西太的軍事動作背后,是其對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忌憚。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航母戰斗群具備遠海作戰能力。中國火箭軍的中遠程導彈精度不斷提升,能夠對西太地區的美軍基地形成有效威懾。這些發展讓美國感到其在西太的傳統軍事優勢受到挑戰。
解放軍針對西太局勢變化,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在南海海域常態化開展實戰化演練,提升海軍艦艇的協同作戰能力??哲姂饳C多次進行遠海長航訓練,熟悉西太平洋空域環境?;鸺姴筷爮娀丝焖俜磻菥殻_保在關鍵時刻能夠有效遂行作戰任務。
戰斗機(資料圖)
中美在西太的軍事對峙,給地區安全穩定帶來諸多不確定性。一旦發生軍事摩擦,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地區經濟發展。周邊國家紛紛呼吁中美保持克制,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國際社會也密切關注局勢發展,擔心沖突風險升級。
對于當前局勢,美軍的分散部署策略能否有效應對解放軍的精準打擊能力仍存疑問。美國盟友在軍事合作中的搖擺態度,可能影響其圍堵計劃的實施效果。中美之間缺乏有效的軍事溝通機制,增加了誤判風險。地區國家的中立立場,可能成為緩和局勢的重要力量。經濟相互依存關系,對中美軍事沖突形成一定制約。
軍艦(資料圖)
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關乎全球戰略格局。中美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應認識到對抗不符合雙方利益。通過建立更多對話渠道,增進軍事互信,才是避免局勢失控的正確選擇。任何加劇地區緊張的舉動,都將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