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這一被譽為“工業維生素”的戰略資源,近年來頻頻出現在國際新聞頭條,而今年的中歐互動更是將這一話題推向高潮。
一切的導火索,始于中國自2025年4月4日正式對部分中重稀土及相關制品實施出口管制。
根據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公告,這一舉措是基于國家安全、履行國際義務等多重考慮,所涉物項包括釤、釓、鋱、鏑、镥、鈧、釔等七類稀土及其制品。
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稀土具有軍民兩用屬性,管制措施是國際通行做法,并非針對特定國家。
新規落地后,全球稀土供應格局迅速生變。
歐洲作為中國稀土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首當其沖感受到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5月中國稀土及其制品出口量同比下降超過三成,歐洲企業,尤其是汽車制造和高科技產業,庫存告急,生產線面臨斷檔風險。
6月下旬,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公開表態,稱“磁鐵短缺對歐洲企業造成了非常、非常嚴重的影響”,并希望中方能在7月前解決稀土出口問題,甚至直接表達了“恐懼和顧慮”。
這一表態的時間節點,恰好距離中歐峰會僅有數周,歐方的訴求極為迫切。
與此同時,歐洲議會于7月10日以523票贊成、75票反對的高票通過一項決議,要求中國取消稀土出口管制,理由是“擾亂全球供應鏈”,并指責中國“搞脅迫”。
歐盟方面甚至有聲音稱,如果稀土供應問題不能緩解,將影響高層訪華計劃。
面對歐盟的強硬施壓,中方的回應堅決且有層次
首先,商務部和外交部多次重申,出口管制完全符合國際慣例,是依法依規的產業政策,既維護國家利益,也保障全球供應鏈安全。
中國還為歐洲企業設立了“快捷通道”,加快審批合規出口許可,確保民用合理需求得到滿足。
其次,中方堅決反對歐盟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反對“雙重標準”,并強調稀土出口從未成為中歐之間的問題,只要遵守規定,正常需求都能保障。
就在歐盟不斷加碼壓力的同時,6月30日,中國商務部發布重磅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對原產于歐盟、英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的不銹鋼鋼坯及熱軋板/卷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稅率高達43%,實施期限為五年。
根據商務部的復審裁定,如果終止反傾銷措施,相關產品的傾銷和對中國產業的損害極有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因此決定延續反傾銷稅政策。
這一舉措,既是對2019年反傾銷調查的正常延續,也是對歐盟近期施壓的有力回應,向外界釋放出“合作必須對等,規則必須守信”的明確信號。
中方的反制措施不僅是對歐盟稀土施壓的直接回應,也表明中國有能力、有意愿在全球產業鏈重構中維護自身利益和產業安全。
歐盟放話“不解決稀土就不訪華”,中方則以延續高額反傾銷稅的五年加稅通知,展現出貿易規則制定者的底氣和節奏。
這場你來我往的“稀土攻防戰”,不僅關乎中歐關系,更是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化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