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覺得孩子有些行為“招人煩”,這些行為說不定是孩子變聰明的信號,10個“招人煩”的表現(xiàn),家長別輕易打壓。
1.愛問 “為什么”:一天問上百個問題,“天為什么是藍的”、“螞蟻為什么要搬家”,哪怕你答不上來還追著問。
這其實是孩子在主動探索世界,說明他觀察力強、好奇心旺盛,千萬別嫌煩,耐心回應(yīng)才能保護這份求知欲。
2.喜歡拆東西:把玩具車、鬧鐘拆得七零八落,甚至想拆開電視看看里面有什么。
這不是調(diào)皮,是孩子在研究事物的構(gòu)造,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正在發(fā)展,與其責(zé)罵,不如給他準(zhǔn)備可拆裝的玩具。
3.總說 “不”:你讓他吃飯,他說 “不”;讓他穿這件衣服,他依舊說 “不”。
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表現(xiàn),說明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是故意對著干,家長可以多給選擇,比如 “你想先吃飯還是先玩十分鐘”。
4.愛模仿大人:學(xué)媽媽化妝、學(xué)爸爸看報紙,甚至模仿老師說話的語氣。
模仿是孩子學(xué)習(xí)的重要方式,通過模仿他能快速掌握社會規(guī)則和技能,別覺得 “沒正形”,這是他在悄悄成長。
5.對重復(fù)的事很執(zhí)著:同一本繪本讓你讀十遍,同一個游戲玩一下午還不膩。
孩子通過重復(fù)來加深理解和記憶,這是他學(xué)習(xí)新知識的必經(jīng)過程,耐心陪他重復(fù),就是在幫他鞏固認知。
6.喜歡 “搞破壞”:把顏料涂滿墻,把面粉撒一地,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感受不同物質(zhì)的特性,只要不危險,不妨讓他 “造” 一會兒,事后再教他怎么收拾。
7.話特別多:從早到晚嘰嘰喳喳,不管你聽沒聽都自顧自說,說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在快速發(fā)展,能把想到的東西說出來,是邏輯清晰的表現(xiàn),多和他對話,能讓他更會表達。
8.總搶別人的東西: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想搶,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碰,這不是自私,是孩子還沒建立“物權(quán)意識”,不知道“你的”、“我的”有什么區(qū)別,慢慢教他分享,別直接貼“小氣”的標(biāo)簽。
9.愛管閑事:看到別人插隊會指出來,看到玩具擺亂了會去整理,這說明孩子有了規(guī)則意識,對周圍的事有自己的判斷,別覺得“多管閑事”,這種正義感很可貴。
10.特別固執(zhí):認定一件事就非要做到,比如:一定要把積木搭成自己想的樣子,哪怕失敗十次也不放棄。
這是專注力和毅力的體現(xiàn),孩子在堅持中學(xué)會解決問題,家長多鼓勵,別輕易打斷他們。
其實,孩子的很多 “討人嫌” 的行為,都是孩子的認知、能力發(fā)展的信號。
家長別急著否定,多一分理解和引導(dǎo),才能讓這些 “小聰明” 變成真正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