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鄭樂歡】
六月的蟬鳴聲中,1335萬考生結束了人生大考。當最后一門考試的結束鈴聲響起,全國各地的考場涌出年輕的身影——有人歡呼雀躍,有人沉默不語,更多人臉上帶著復雜的茫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自2018年以來高考報名人數首次下降,比2024年減少了7萬人。
在觀察者網“青年·觀”專題對話中,某市高三(1)班的七位應屆畢業生敞開心扉,他們的經歷映照出中國學子最真實的成長軌跡與心路歷程。
高中三年的酸甜苦辣,經歷過的人都深有體會。李帥(化名)用“壓力與快樂并行”來概括這段時光。作為班長的他,對高三下學期的松懈耿耿于懷:“如果當時能堅持學下去,成績或許會更好。”
高考是一場持久戰,其中,心態至關重要。然而,不少同學在對話中坦言:相比學習壓力,學習意義的缺失與人生方向的迷茫,反而成了更大的阻礙。源源(化名)直到填志愿時才意識到自己處于“不知道喜歡什么專業、想干什么行業”的真空狀態;志今(化名)坦言整個高中階段“感覺不到內驅力,干什么都是差不多就行”;文凱(化名)的態度則更為疏離,對心儀大學和專業表現得“無所謂”。這種目標感的缺失,成為比學業壓力更沉重的精神負擔。
高考結束,戰斗看似落幕,實則開啟了新一輪挑戰。許多同學向觀察者網表示,在期待大學生活的同時,已開始憂慮四年后的就業和考研。他們普遍認為,“現在本科太普遍了,最重要的還是四年后的考研”,“本科學歷難找理想穩定的工作”。這些擔憂并非空穴來風:2024年高考錄取率已降至79.65%,創近八年新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學歷通脹問題早已傳導至就業市場,考研競爭也已日趨激烈。
面對專業選擇,學生們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開心(化名)報考了醫學相關專業,希望未來進入大健康行業。她認為,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銀發經濟的發展空間將不斷擴大。小冉(化名)則經過精打細算,排除了“理科、工科和醫學”,最終選擇了財務管理,她看重的正是其“人工智能的難替代性”。當然,對于未來,迷茫和焦慮仍是大多數同學共有的底色。
這些困惑與選擇,共同構成了中國教育轉型期的生動注腳。“該玩玩,該學學,不留遺憾就好”——這是高三(1)班學長學姐留給學弟學妹的寄語,也是對所有即將邁入人生新階段的準大一新生的真摯建議。高考的結束,意味著新的開始。無論如何,關于青春壓力、成長遺憾與未來憧憬的故事,仍將在每一代年輕人身上延續。
以下,為觀察者網與高三(1)班七位同學(均為化名)的對話內容實錄整理:
觀察者網:如果用幾個關鍵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你的高中三年,你會說什么?
李帥:一個詞是“精彩”,一句話就是“壓力與快樂并行”。高一高二過得快,高三學業和人際上壓力都大,但快樂也是同時存在的。
文凱:關鍵詞是“風雨交加”。經歷了很多事、很多人,收獲了很多友情。雖然學習上沒太努力,但一路走來也比較艱辛。一句話總結就是“非常充實,收獲滿滿”。
志今:我覺得是“成長”吧。高中三年讓我發生了很大變化,不僅是知識上,還有為人處事、性格方面,我感覺自己比以前更加堅韌了。
小冉:高中三年是“充滿壓力的,同時也伴隨著愉快和放松”的一個階段。壓力主要來自學業,愉快放松則來自同學情誼,同學間的幫助讓人感到溫暖,學業壓力也是成長的一部分。
開心:我覺得高中三年是“辛苦并快樂著”的。我是高二才轉學過來的,學業壓力當然是非常大,尤其是高三的時候,但和同學們相處得非常愉快開心。
源源:高三緊張難免,但這三年結交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不過老師和同學都會幫助我,感覺我們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說實話最后幾天特別舍不得,三年高中生活可以說是喜悅夾雜著淚水。
曉東:現在回頭來看,感覺這三年是“平淡但很美好的”。高考結束以后,我們從高壓的學習生活中釋放出來,所以現在想想高中生活,當時經歷的困難已經有點淡化了,更多想到的還是美好的一面,洋溢著青春活力。高中三年說快不快,說慢不慢,過后回想還是很美好。
觀察者網:高中階段你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李帥:最大挑戰是學科成績,尤其高二的數學和物理,我學得不太好。是實話,我作為班干部,成績不好一度讓我很自卑,覺得無法帶領大家。最難受的一次是晚自習后我獨自在教室哭了,幸好有兩位朋友陪著我走回宿舍,蔡同學不善表達,但一直默默陪伴著我,謝同學比較會安慰,也一直開導我,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情緒才逐漸平復。所以我覺得,友情是高中三年我最大的收獲。
文凱:我覺得高中三年沒什么太大困難,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作業永遠寫不完”。我基本沒一天能寫完作業,總被老師追著要。因為我性格比較開朗,不太在意這些,所以基本沒太大困難。
志今:我覺得最大的困難是迷茫,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感覺不到內驅力。干什么事都是“差不多就行”,但現在回頭看是有點后悔的。
小冉:我是班級里的中等生,高二時學習還不錯,但高三跟不上了,所以當時心里有落差。想使勁學但效果不好,心理壓力很大。但高考后覺得結果還算不錯,沒有辜負自己當時的努力。
開心:最大挑戰還是成績吧,有段時間我非常努力地學習,但成績一直上不去,所以感到非常焦慮和無力。后來還是在其他同學和老師的幫助下,才終于有了一點進步。
源源:說實話,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目標是什么,我是在高三才發現這個問題的。以前只是埋頭學習,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專業、想干什么行業,到現在填完志愿我依然很迷茫。我覺得,高中三年挖掘興趣很重要。比起學習壓力,與我而言,對未來感到迷茫的影響更大,因為看不到未來出路,一度覺得學習沒意義,不知道堅持的意義何在。
曉東:高中三年感覺沒什么大事,但有一些小困難。非要說的話,就是高三下學期二模那段時間成績不太好,主要是數學成績下滑厲害,有點焦慮。后來及時調整了心態,雖然最終數學成績還是不理想,但比當時有進步了。
觀察者網:高中生活有沒有讓你覺得遺憾的事情?
李帥:遺憾挺多的。高一時錯過了一次宿舍的集體活動,因為請假沒參與,覺得少一個人沒意思,挺遺憾的。高二高三最大的遺憾是學業:高一高二和高三上學期成績都不錯,但高三下學期有點懈怠,找不到學習的意義,雖然后來找老師聊過有所改善,但成績不如之前。如果當時能堅持學下去,成績或許會更好。
文凱:遺憾挺多,首先是高中三年沒好好學習,到最后也沒補上,但最大的遺憾還是沒跟喜歡的人表白。
小冉:當時覺得是遺憾的事,現在回頭想想好像也沒啥,所以現在覺得高中三年沒什么遺憾。
開心:我也覺得沒遺憾,學也學了,玩也玩了,當下就是最好的。非要有一點小遺憾,就是三年寒暑假沒抽空去見偶像一面,不過大學期間應該能實現啦。
源源:沒什么遺憾,硬要說的話,高一有場飛盤比賽我們拿了第二。特別想吐槽的是,跟其他班比完后沒讓我們休息就直接打決賽了,快累死了,覺得有“黑幕”。
曉東:可能高中三年的遺憾就是既沒有完全全身心投入學習,也沒有徹底放開玩,算是一種兩頭不靠的遺憾吧。
觀察者網:最后一科考試結束鈴聲響起的那一刻,你內心的第一感受是什么?高考結束后,你最迫切想做的三件事是什么?
李帥:第一感覺是開心、快樂,結束了三年“坐牢”生活。當時最想做的三件事:首先,肯定是換手機,這幾乎是每個高考生必做的;其次,是減肥,我這一個多月已經減了十幾斤;最后,是表白,但我還沒做,覺得沒什么必要。
文凱:在我想象中,高考結束后會非常快樂且自由,但過了一個月感覺還不如高考前,在家很無聊,不能常見朋友,手機玩膩了啥都不想干。高考結束后,我最想做的就是通宵打游戲和減肥,雖然后者到現在還沒開始做。
志今:第一件事就是想玩,我也一直在玩。但我感覺在高考前,手機特別好玩,但放假后反而就沒意思了。第二件事是健身,高考結束后就辦了月卡。第三件事是打暑假工賺錢,現在在做助教,以后出去旅游不想花父母錢。助教工作主要就是幫新高一的預科班改作業、登記情況、向家長反映、解答學生問題等等。
小冉:考完的瞬間是興奮,但又帶著一絲不安,因為不知道成績如何。最想做的就是玩手機,然后就是出去玩,但天太熱,動力不足。最后就是想改變一下自己的形象,但我太懶了還沒開始。另外,考駕照也算是這個暑假計劃要做的事。
開心:考完其實沒有特別激動,因為高三下學期的考試實在太多了,所以考完當晚就是去和朋友吃燒烤到凌晨。我覺得高考結束只是一個階段的結束,未來還很長。我想利用考完的這段時間,多去祖國邊疆看看風景增加閱歷,之后再準備考駕照。
源源:考完感覺挺輕松的,直接熬通宵到早上七點。考完之后,最迫切的就是健身,其次是學技能,比如我哥推薦我去學剪輯的公司上班;然后就是和大家一樣,玩手機。因為現在要上班,所以也沒時間玩了。
曉東:考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通宵打游戲,因為從來沒試過,其次就是考駕照和健身。
觀察者網: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你最憧憬的是什么?基于你現在的了解和興趣,未來你更傾向于進入哪個行業或領域工作?
開心:我希望在大學能繼續交到互相幫助的同學,然后可以一起學習,一起考研。我大學報的專業大部分和醫學有關,因為我將來想從事醫學或大健康行業。現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感覺未來銀發經濟是趨勢,希望四年后考研能成功上岸。
文凱:我比較憧憬大學的自由和認識新朋友。對我來說,心儀的大學和專業無所謂,看錄取結果。現在本科太普遍了,最重要的還是四年后的考研,總體來說比較期待但也比較擔憂。
李帥:報志愿前也不知道未來想做什么。因為有親戚關系,所以我報了動物護理專業,當然我自己也比較喜歡動物,分數也差不多。未來可能從事動物園、海洋館或寵物醫院的工作。第一,我覺得這個工作相對輕松,收入尚可;第二,能花時間陪伴治愈人的小動物,我也覺得很開心。最憧憬的還是大學的獨立生活,我希望以后能自己住,然后養貓狗,周末叫朋友來玩。
小冉:我現在報考的大學專業偏向財務管理類,之后想從事會計方面的工作。因為我在填志愿的時候先排除了理科、工科和醫學專業,最后剩管理類。上了大學之后,想考會計方面的證,這樣出路會多,而且這個專業不易被AI替代。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在大學交新朋友,希望大學生活安穩點。
源源:新的環境,新的朋友,這些都非常期待。高中三年很精彩,期待大學生活。大學專業我填的都是計算機類,現在我也在做剪輯工作,對于跟電腦有關的工作非常感興趣,所以想往這方面發展。未來打算先考研,本科學歷難找理想穩定的工作。
曉東:對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有點期待,但對心儀的大學或專業方向沒有特別具體的想法,可能對理工科感興趣,但成績可能上不了太好。未來肯定要考研,但具體領域還不確定。
志今:沒什么特別想學的,也不知道興趣所在,覺得工科專業比較好就業,就選了工科。大學生活最大的區別是要自己管理生活,有更多自由時間。
觀察者網:如果讓你給即將升入高三的學弟學妹們一句最真誠的建議,你會說什么?
開心:該玩玩,該學學,不留遺憾就好。回頭看,不留遺憾就是最好的。
文凱:高三最后還是要好好學習,別等到高考臨近才開始努力,不然會有一種無力感——這是我課桌下,上屆高三留下的話。
李帥:用我們班主任的話:你可以成績不是很好,但你一定要做一個內心正直、善良的人。
小冉:高三成績可能會有波動,但心態最重要。有了好心態,好成績就不遠了。
源源: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學弟學妹能做到這點,就算成績不理想,未來也一定會成功。
曉東: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事情更重要的是要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志今:不要因為你擅長或喜歡某一科,就專門花大量時間去學,風險很大,效果可能也不好,我覺得各科的學習還是要平均一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