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又向一批國家加增了關稅,對巴西甚至增加到了50%,然而這次特朗普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巴西可不是好惹的,面對特朗普如此張狂的施壓,直接下了“戰書”,對美國加關稅作為反擊,而特朗普如今又會面臨怎樣的局面呢?
不平等關稅點燃巴西怒火
7月9日,特朗普突然出手,投下一枚“貿易炸彈”,稱自8月1日起,美國將對所有巴西商品加征50%關稅,更令人錯愕的是,他在致巴西總統盧拉的信中夾帶政治私貨,聲稱巴西司法機構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調查是“政治迫害”,要求立即停止,這種說貿易還要干涉內政的粗暴操作,徹底激怒了南美最大的國家。
面對特朗普的施壓,盧拉的回應快如閃電,24小時內,接連打出三重重拳,稱優先談判但不乞求,隨即向WTO提起訴訟,若美方執意加稅則依據《經濟互惠法》對美征收同等50%關稅,而更狠的招數是反制清單已鎖定美國汽車、醫藥、小麥三大命脈產業,專挑大選搖擺州開刀。
而巴西這波硬氣反擊的背后,也是有著法律支撐的,2025年4月出臺的《經濟互惠法》明確規定,當外國對巴西實施單邊貿易壁壘時,巴方有權暫停該國在巴西的知識產權保護、投資許可及貿易優惠,這部被稱作“經濟盾牌”的法律,正是盧拉為應對特朗普關稅威脅提前埋下的伏筆。
白宮的關稅謊言
特朗普對巴西加稅的理由是“糾正貿易逆差”,但盧拉反手用美國官方數據給了一記耳光,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的貨物與服務貿易累計順差高達4100億美元,僅2024年,美國對巴西農產品出口額就是進口巴西鋼鐵的3倍。
更諷刺的是,白宮宣稱“巴西咖啡沖擊美國市場”,但美國本土根本不種植咖啡豆,50%關稅直接導致紐約咖啡期貨單日暴漲18%,星巴克緊急宣布漲價計劃。
巴西的反制直擊美國政治軟肋,美國大豆出口訂單被取消、俄亥俄州的福特工廠因巴西錳礦漲價被迫減產、制藥企業甚至發出警告稱巴西占美國藥品原料進口15%,關稅戰將加劇藥品短缺危機,而這些關鍵州恰是特朗普競選連任的票倉,此刻他正在面臨大眾的抗議。
但巴西也不是孤軍奮戰,在他的身后還有金磚國家,7月6日里約熱內盧的會場里,37國代表起立鼓掌支持巴西立場,南非總統拉馬福薩痛斥美國“報復行為令人作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啟動金磚獨立結算系統,沙特當場用人民幣購買俄油,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時,去美元化聯盟正加速成型。
特朗普的霸權崩塌
反倒是特朗普的貿易戰已陷入惡性循環,最初瞄準的14國中,日本、南非、印尼相繼宣布反制措施,如今巴西的強硬姿態更引發多米諾效應,曾被視為“美國后院”的拉美國家集體轉向。
阿根廷重啟梟龍戰機采購談判,墨西哥加速推進中資新能源汽車建廠,智利拒絕續簽鋰礦對美獨家供應協議。
更深層的危機在于美國信譽崩塌,特朗普政府四年間發起8次“232調查”,濫用國家安全名義加稅,如今《經濟互惠法》被多國效仿,歐盟升級阻斷條例,哈薩克斯坦起草反制法案。
日韓企業更是用實際行動做出選擇,三星將半導體封裝產能遷往馬來西亞,豐田暫停在得州擴建工廠,當“美國優先”淪為“美國孤立”,證明了商業利益終將戰勝政治威脅。
而特朗普真正的困境在11月投票箱,關稅制裁后,俄亥俄州農民還舉著“要大豆不要關稅”的標語,連華爾街的大佬們都發出了警告,稱若巴西反制落地,道指可能單日暴跌5%,“對巴西加稅50%”的行政令,正變成勒住特朗普脖子的絞索。
特朗普用強權提高的關稅率無非是想施壓,讓各國妥協,然而這次他賭錯了,踢到了巴西這個鐵板,巴西的反抗不是個例,如今壓力給到特朗普,不過以特朗普的個性應該不會反思。
參考資料
盧拉回應特朗普:巴西拒絕被控制 將反制美50%關稅 央視新聞2025-7-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