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未想過,如今局勢走到現在,實際或是一場“注定不如中國”的大戰。
差在哪?怎么就美國搞不定?
關稅大棒?一場精心設計的戰略迷局
俄烏沖突三年多,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看似到位,實則暗藏玄機,向俄羅斯發出威脅,揚言50天內若俄烏不達成和平協議,就對俄羅斯實施100%關稅,并威脅對所有購買俄油的國家征收同等關稅。
看似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表面上劍指莫斯科,實則瞄準中國。
仔細審視數據卻發現尷尬現實,2024年美俄貿易額僅剩35億美元,不足疫情前的十分之一。即便征收100%關稅,對俄羅斯1.9萬億美元經濟體量的影響微乎其微。
真正的殺招藏在“且”字條款里“與俄羅斯做生意且不援助烏克蘭”的國家才會被制裁。這個文字游戲為美國預留了后門。
歐盟仍在購買俄天然氣,土耳其是俄成品油最大買家,印度偷偷向烏克蘭輸送炮彈,都可能獲得豁免。
而另外的中國包攬了俄羅斯35%-40%的石油出口,成為次級制裁的明確目標。特朗普的算盤昭然若揭,通過能源制裁同時遏制中俄,一箭雙雕。
但美國卻是終究是高估自己,低估中國,甚至特朗普一直在“變臉”。
當特朗普在2月夸口“一通電話結束俄烏沖突”時,他或許真以為自己掌握著操控戰局的遙控器。但現實卻給了這位商人總統一記重擊。
普京不愿停,歐洲不想停,烏克蘭不敢停。
多方博弈的復雜性遠超他的預期。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場尷尬的戰略搖擺秀。
今年3月,特朗普突然喊停對烏援助,抱怨“美國不該再花錢買別人的仗”。可當俄軍前線部隊向普京提交全面攻勢計劃的消息傳出,他又慌忙改口向烏克蘭運送“愛國者”導彈。
這種朝令夕改的操作,連最親密的盟友也開始懷疑美國的可靠性。更別說,如今的美國國防部政策事務副防部長科爾比為首的對華鷹派高喊,美國應舍棄烏克蘭,集中資源對抗中國。
簡而言之,便是這些年西方跟隨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支援,不管是人力亦或是物力都白白打了水漂不說,這美國卻是直接拿盟友“開涮”,只為滿足美國的私利,以實現“美國優先”。
而特朗普心心念念的“美國優先”背后是強迫北約盟友大幅提升軍費開支激怒歐洲,鋼鋁關稅讓加拿大、墨西哥暗中加速與其他大國締結新貿易通道,甚至在芯片圍堵中國的問題上,韓國三星負責人公開懇請華盛頓“考慮對盟友的經濟沖擊”。
如今可謂是俄烏沖突也沒解決透,這“盟友牌”也讓美國親手撕碎了。
反倒是美國試圖借俄烏沖突,順勢對準目標的中國,卻是不一樣了。
穩局高手:中國為何能不被亂拳打亂節奏?
先說對于俄烏沖突中方的態度,當美西方深陷爭吵與博弈之際,中國外交部對烏克蘭危機的表態始終如一:“呼吁和平談判”、“主張共同安全”、“反對擴大沖突”,而看似“中庸”的表述背后,是一條縝密連貫的戰略線。
而中國不做的是,從未追隨制裁俄羅斯,沒有加入西方“軍事援助俱樂部”,回避美式“非黑即白”的站隊宣言。
不過這貿易,中國卻是在默默推進,俄油俄氣人民幣結算占比達38%,中國對烏5400噸人道物資分批交,中歐班列在西線震蕩中逆勢增長14%,成為歐洲供應鏈的隱形支持。
縱然美國試圖借力打力攻擊到中國,更是在今年4月,美國對華關稅稅率在14天內從34%飆升至245%。
但中國卻是精準反制,當美方稅率達125%時,中方宣布“不陪你玩數字游戲”,轉而啟動稀土出口管制。
簡單來說,中國手握三大王牌,全球90%的稀土加工產能、8000億美債持倉、75%的中俄貿易本幣結算率。而每一張都直擊美國痛點。
而這稀土的威力在6月顯現。美國F-35戰機生產線因釹鐵硼永磁體斷供放緩,特斯拉緊急啟用德克薩斯州新礦,但開采成本高出中國三倍。
更令特朗普焦慮的是,這些礦產區多位于共和黨關鍵選區,直接動搖他的票倉基礎。
中方不止一次表態,中方有能力且有實力應對,敵人若談,中方大門永遠敞開,敵人若打,中方奉陪到底。
況且,特朗普對于“打擊中國”還是太自信。
除去這中方有實力反制美國之外,不同的是,特朗普“賣盟友”,但中國深耕“朋友圈”!
中國對東盟出口高純度稀土分離制品激增18%,同時配合的,是與東盟自貿協定3.0版升級談判的加速推進。
這套組合拳妙在何處?它不動聲色改變了亞太貿易重心分布,讓產業鏈韌性成了最有說服力的外交語言。
與特朗普“交易式”外交不同,中國是穩扎穩打。在2025年剛結束的“中國-中東歐合作論壇”上,塞爾維亞獲得一條由中國企業承建、采用中國技術標準的新能源鐵路項目;匈牙利獲得高附加值汽車零部件基地投資承諾。
而這背后是長達數年的基建、經貿布局,從匈塞鐵路這樣的實體大動脈,到日益緊密的產能合作網絡,而未來結出雙方共享的果實,這套深謀遠慮,恰恰是急不可耐的特朗普們最難復制的軟實力。
顯然,中國沒開一槍,但棋局早已不一樣。但這一套邏輯,為何特朗普便是學不會?
直白地說,便是刻在骨頭里的“基因差別”!
白宮習慣于喊“必須美國領導”,自然在本質上否定了多極共存的可能性,就以美國試圖借助俄烏沖突擊垮中國,美國思維的出發點永遠是:“我們如何打敗他們?”而非“我們如何共存共贏?”
而中國走的是“深扎根,廣結盟,握底牌,算長局”的策略,通過金磚擴容、上合組織發展、東盟自貿區升級,構建了多層次伙伴網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合作共贏,才是中國一直堅持的。
與美國這種骨子里的零和思維對比,一個靠情緒打牌,一個靠構建合作網絡的賬單,誰的做法更顯大氣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這戰略的輸贏,從來不是比誰嗓門最大,而是誰的路能引得更多人自愿同行,但顯然,從美國再次發起關稅威脅開始,顯然美國并不懂這樣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