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8月1日起對所有巴西輸美商品加征50%關稅,理由是巴西“極不公平”的貿易政策。巴西總統盧拉強硬回應,稱美國過去15年對巴貿易順差達4100億美元,巴西將依法反制。這場你來我往的交鋒,揭開了近期美巴經貿摩擦的新篇章。
說起來,特朗普這波操作早有苗頭。里約熱內盧金磚國家峰會期間,他就放話要對支持“反美議程”的國家加征10%新關稅。這次針對巴西的50%關稅,明眼人都看得出不只是談貿易——巴西作為金磚重要成員,近年積極推動去美元化、批評美元霸權,特朗普政府想借關稅施壓,遏制新興國家合作勢頭。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嘴上說“解決貿易不平衡”,實際數據卻啪啪打臉。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貿易順差累計4100億美元,也就是說巴西賣到美國的產品遠多于從美國買的。這種情況下還指責巴西“不公平”,顯然站不住腳。盧拉的反擊也不是虛張聲勢,巴西法律明確規定可對單邊加稅采取反制措施,真要鬧起來,美國企業同樣要承擔損失。
再看美國加稅的“潛臺詞”。金磚國家擴容后,“大金磚”經濟增長貢獻率近50%,成員資源、產業互補性強,盧拉多次公開反對美元霸權,主張擴大金磚貿易本幣結算。要是石油、糧食這些大宗商品都用本幣交易,美元在全球支付體系里的主導地位就得晃一晃。特朗普這時候拿關稅當“大棒”,說白了是想嚇唬巴西,別讓金磚合作走深走實。
可美國這棍子掄起來,最先疼的是自己人。美國國內牛肉市場最近就炸了鍋。受美墨邊境“新世界螺旋蠅疫情”影響,墨西哥活牛進口暫停,美國本土牛群數量降到70多年最低,牛肉產量預計降2%至2640萬鎊,價格早漲到歷史高位。這時候巴西牛肉本來是美國進口商的“救命稻草”——今年前5個月,美國從巴西進口牛肉17.5萬噸,占進口總量21%,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多。可8月1日起加征50%關稅,算上之前4月的10%,稅率直接飆到76%。進口商算過賬,這么高的成本,巴西牛肉根本沒法賣,要么轉去買更貴的其他國家的肉,要么干脆退出美國市場。
特朗普(資料圖)
牛肉漲價只是開頭。巴西是全球主要咖啡、橙子生產國,美國人喝的橙汁、日常消費的咖啡,很多都來自巴西。加稅之后,這些生活必需品價格也得跟著漲。最近美國超市貨架上的橙汁、咖啡已經漲價,可國會剛砍了弱勢群體的食品補助,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更緊巴了。
盧拉敢這么硬,不是沒底氣。美國現在拿得出手的牌越來越少。這些年美國搞關稅戰,自己也吃了不少虧,中國同期在拉美拓展市場,巴西和中國的合作反而更緊密了。嘗到甜頭的巴西自然更不愿意聽美國擺布。再說“去美元化”是大趨勢,金磚國家早就商量著擴大本幣結算,美國就算再加碼關稅,也擋不住這個勢頭。
說到底,特朗普這波加稅,本質還是“經濟工具武器化”的老套路,想靠經濟手段壓服別國,維護美國霸權。可結果呢?美國企業遭殃,消費者買單,國際信譽還一路往下掉。巴西這次硬剛,不是要和美國徹底撕破臉,而是告訴美國:靠關稅威脅沒用,新興國家合作的大勢誰也擋不住。
特朗普(資料圖)
現在的問題是,特朗普真能扛得住這波反噬嗎?美國企業已經在叫苦,進口商說“沒有一磅巴西牛肉是經濟實惠的”,餐飲業擔心菜單要大改,消費者抱怨物價漲。要是8月1日真加稅,美國市場只會更亂。與其繼續硬撐,不如早點收手,取消不合理關稅,接受全球經濟多元化的現實——這或許才是美國最該選的“體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