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卷的市場環境下,一家新造車企業應該如何正確迭代?一個品牌的成長進階過程中應該遵循商業先行,還是品牌先行?隨著小鵬G7的推出,小鵬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3日,在央視新聞全程直播的見證下,小鵬G7正式上市,售價區間19.58-22.58萬元。用相比預售價格低了將近4萬元的價格推向市場,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小鵬寄希望于通過大幅的價格差來促進終端對于這款車的感知和需求。
不過,當所有人把目光聚焦于小鵬接下來的市場聲量、終端銷量,期待其要如何實現年銷38萬、4季度盈利的「階段性目標」時,也不應該忽略了,在一系列內部調整變革后,圍繞著新產品、新技術、新布局背后,小鵬真實的成長和變化,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源于一家高價值品牌未來發展的內外部信心。
尤其在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核心競爭力方面,對比新勢力更新勢力的車輛表現,讓小鵬在今天的汽車市場中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新鮮感」和錯位優勢……
文|Wind
編輯|李佳琪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理解小鵬G7,要先從算力開始」
作為首款具備L3級算力的AI汽車,G7首次上車了小鵬全球首發的自研圖靈AI芯片,單顆算力達到750TOPS,是目前量產車型中算力最強的智駕芯片,在搭載了3顆圖靈AI芯片后,小鵬G7的有效算力達到2200TOPS+。
要知道,目前行業主流車型的算力普遍在80-700TOPS,例如極氪001雙Orin-X 芯片算力為 508TOPS,小鵬G7達到行業普遍水平的3-28倍。即使與英偉達最新的 Thor 芯片(單顆 2000TOPS)相比,小鵬 G7 的三顆圖靈芯片總算力仍高出 10% 以上。
不過,對于這一數字,更多人只是空有情緒而無概念,2200+TOPS算力究竟意味著什么?一款作為工具屬性的汽車究竟需不需要如此高的算力?
不同于很多企業或者消費者對于AI 的理解,雖然接入了AI大模型,但AI更多是作為一個應用而存在,主要是與用戶進行聊天;而在小鵬汽車看來,一輛AI汽車的核心,是讓AI在系統層面,可以任意調用車內的其它程序,甚至可以實時控制空調、座椅、車燈等車輛硬件。
在小鵬G7上,通過超強智能預瞄+「太極」AI底盤自學習的系統,當車輛即將駛過減速帶,智能預瞄系統會提前感知到前方的路況,將信息立刻反饋給智能AI底盤系統,后者迅速做出反應,通過調節懸架的阻尼和剛度,使車輛能夠以更平穩的姿態通過減速帶。
配合行業首發的智駕大腦+小腦 VLA-OL模型和首發VLM視覺大模型,小鵬能夠讓車輛像人類一樣主動理解、推理和決策,包括在塌陷避讓、救護車避讓等復雜場景中展現出類人般智慧,同時在人和汽車當中形成一個對話入口,實現本地聊天、主動服務、多語言等情感功能。
對于小鵬而言,在成本范圍內,盡可能提供更大的算力,不僅是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也是為用戶提供更極致的用車體驗。并且,基于目前智能電動汽車的迭代速度,賦予車輛更高的算力,本質上也是為未來至少2~3年留出一定的算力冗余。
2
「家用車里科技含量最高的,科技車里家用屬性最好的」
除了算力、芯片帶來的極致的智能表現,在整場發布會中,不難發現,區別于過去對于科技、智駕等技術參數的強調,無論是小鵬G7產品邏輯還是營銷表達,都傾向于一種溫情脈脈的場景化敘事,建立在對于家庭用車的深度洞察,導向滿足家庭用戶最迫切、最實際的訴求上。
這是因為,2024年,20-25萬新能源SUV銷量同比增長34%,滲透率突破28%,是新能源汽車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而在這一市場中,有超過60%的用戶是家庭用車群體,其綜合需求所形成的市場驅動力,恰恰契合了小鵬G7圍繞20萬級純電SUV的核心產品差異點。
比如,不同于很多車企的慣常做法,搭載5C超充AI電池,小鵬G7在保留了80.8度的大電池規格基礎上,整車續航達到702km,加上全系標配的800V高壓平臺,SOC從10%充到80%僅需要12分鐘,極大程度上降低家庭用戶在出行過程中的里程焦慮。
再比如,盡管定位中型SUV,但細心的朋友都能發現,小鵬G7的車長實際上比G9還長,長寬高更是全面壓制Model Y等同級競品。基于車身尺寸帶來的優勢,小鵬G7的整車空間容積比Model Y多出一個單人衣柜的空間,前后排頭部空間相比同級普遍高20-30mm。
此外,在收納設計方面,小鵬G7也展示出很多「靈性」的細節,全車配7處手機專屬收納、雨傘收納、無極懸停磁吸桌板、5.9L電子密碼手套箱,甚至全車配有5個小掛鉤,可以掛早餐、衣帽、寶寶毛絨玩具,將這些所有用戶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統統上車,小鵬G7不是為了搞噱頭,而是真正精準解決家庭用戶出行的難題。
從空間設計到智能場景,從技術普惠到營銷表達,小鵬 G7 的每一處細節都圍繞「家庭」展開,圍繞對于家庭用車的深刻洞察和用戶需求的本質回歸。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并不難以窺見小鵬圍繞G7的真實期待——做一款家用車里最有科技含量的、科技車里家用屬性最好的產品。
3
9分鐘大定破萬,G7會是小鵬沖擊高端的「爆款」嗎?
G7的推出,往往被外界視為推動小鵬下一階段銷量與利潤平衡的關鍵車型,用相比P7+和Mona M03兩款爆款車型更高的溢價,承載小鵬接下來突破盈利結構失衡的使命。但更多人沒注意的是,G7更是小鵬向市場證明擁有持續打造爆款產品的體系能力的重要車型。
今年6月,小鵬新車交付量達到34,611臺,相比去年同期大幅躍升224%;今年1-6月,小鵬累計交付量已經達到了197,189臺,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小鵬整個2024年的全年交付總量。可以看到,無論是月度、季度還是半年維度,小鵬都在以驚人的速度跨越規模門檻,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優化和品牌影響力正日益顯現。
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最終的定價環節中,小鵬會發布一個比預售價低了將近4萬塊的最終定價;為什么在預售全系702km續航的基礎上,加推了售價更低的長續航版本……
正如何小鵬對這款車的期許,「我們希望這款車最終要大賣特賣」,在正式發售后的9分鐘內,小鵬G7的大定訂單迅速破萬。盡管何小鵬在發布會后的群訪環節中謙虛地表示,小米YU7上市3分鐘大定20萬,其實小鵬不準備公布。但并不妨礙人們仍然能夠在如今的市場下行期內,窺見這組數據的含金量。
據了解,今年四季度,小鵬還將在G7推出增程版本,進一步推動產品在終端的規模效應。要知道,在目前的新能源領域,增程式車型正在迎來發展的春天。今年前5個月,增程式車型銷量同比增長50%,相比之下,此前高歌猛進的插混卻反而呈現在同比增長停滯的狀態。
按照規劃,2025年,除了G7,圍繞著AI技術的深度結合應用,小鵬接下來還計劃推出新P7、G01等車型,與G7一起分別瞄準SUV、轎跑、增程三大細分市場,在推動規模持續上量的同時,持續加深「技術小鵬」的標簽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