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昨晚這場和德國隊的較量,說是本屆最刺激的比賽之一都不過分,先丟兩局,眼看要崩,最后靠替補逆風翻盤,3:2帶走勝利,主教練趙勇的“全員換血操作,直接把比賽節奏拉滿,賽后他的360度旋轉怒吼慶祝,成了全場最佳名場面,氣勢直接拉滿——這場勝利,和那些靠主力陣容死磕到底的老路完全不是一回事。
說正事,開局中國隊其實挺讓人捏把汗,王媛媛、陳厚羽這倆副攻,進攻端基本全線啞火,王媛媛7扣1中、陳厚羽2扣0中,攔網也就那么一兩下,完全沒打出該有的統治力,尤其是王媛媛,身高和速度劣勢在歐洲高快結合隊面前被無限放大,球迷都在彈幕區“擺爛刷屏,也不是沒道理,第二局末段中國隊一度領先,結果被德國隊追平拖進加時,死死咬住,最后還是兩分惜敗,這會兒說實話,很多人都覺得大勢已去。
關鍵點來了,趙勇這時候不是死扛,而是直接上大動作,第三局一口氣換了三個:萬梓玥、王奧芊、董禹含替下王媛媛、陳厚羽、吳夢潔,幾乎等于把場上的中軸線一鍋端,放在以往“定海神針式的用人思路里這就是玩火,但趙勇這把賭贏了,三名新人直接把比賽帶進了另一個節奏,尤其是副攻線,老王那點進攻效率直接被兩位新人全方位吊打。
數據說話,萬梓玥10扣5中外加2攔得7分,扣球成功率71.4%,王奧芊7扣4中2攔得6分,雙率分別57.1%和42.9%,反觀王媛媛和陳厚羽,合起來不過3分,扣球效率一個14.3%,一個甚至負100%,這種差距就擺在那兒,誰強弱一目了然,換句話說,要是趙勇像前任一樣死守主力,不敢輪換,中國隊基本就是被德國人三局帶走,哪還有后面那出逆轉大戲。
場上細節其實也能看出門道,德國隊開局太順,后面突然被中國隊的陣容調整打懵,節奏全亂,攔網、串聯、防守都出了問題,第三、四局被中國隊打斷了信心,場邊鏡頭掃到德國教練組,明顯有點“對噴情緒——你說巧不巧,臨場應變能力有時候真比陣容厚度還重要。
當然,逆轉不是只靠新人爆發,更是全隊氣質的轉折點,替補打主力,這種“擺爛式放手一搏,反而把壓力轉給了對手,德國隊原本以為穩拿,突然發現對面打法完全跟預判不一樣,心理落差直接溢出屏幕,現場氣氛肉眼可見地傾斜,最后第五局雖然吳夢潔回歸,但勝負基調早已定下,這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贏球方式,其實比靠一兩個核心球星更讓人服氣。
講真,這場球不光是比分上的逆轉,更像是中國女排近幾年用人思路的一次“線下投票——老將固然有經驗,但年輕人不試永遠不知道上限在哪,趙勇敢于打破慣例,大面積輪換,給替補真正的舞臺,哪怕前兩局擺爛也不怕,結果就是全員帶感,氣場直接反殺,以前那種一套陣容打到底的“保守派,現在應該也得點贊回懟了。
很多球迷都說,這場比賽贏在“換人,但更準確地說,是贏在膽子和魄力上,趙勇的大膽調整,其實也是對中國排球體系的一次提醒——別總想著靠經驗吃老本,年輕人需要機會,球隊更需要新鮮血液,這場比賽就是最直接的證明,主力、替補不是標簽,誰能上場解決問題誰就是主角,數據不會騙人,比賽現場也不會騙人,球迷的眼睛更不會騙人。
回看這場大逆轉,最值得回味的其實不是比分,而是比賽背后的“人情味和“臨場感,趙勇的慶祝動作雖然夸張,但一點都不過火,畢竟這場勝利來得太不容易,主帥和球員情緒都在釋放——你說這種場面,誰能不被帶動,場邊的掌聲、網友的刷屏、朋友圈的熱議,都是這場勝利的注腳。
當然,逆轉只是開始,后面還有更硬的仗要打,但中國女排這場“全員皆兵的勝利已經說明問題,現在的世界排壇,想靠死守一套陣容通吃,基本沒戲,誰敢創新、誰能放手搏,誰就有機會把命運攥在自己手里,趙勇這把贏得漂亮,未來能不能持續拉高上限,還得看他敢不敢繼續“推陳出新,走出自己的路。
所以說,這場比賽比的不是單純的技戰術,而是誰能嗅到轉機、誰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球迷當然喜歡熱血逆轉,但更希望看到中國女排真正走出“以老帶新的死胡同,敢于換血、敢于試錯,這才是大賽氣質里最難得的東西,畢竟贏一場容易,贏下一代才是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