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國際新聞引發廣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7 月 11 日援引消息稱,五角大樓正在要求日本和澳大利亞明確表態自己的立場,如果臺海爆發沖突,它們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
毫無疑問,這種極其敏感的話題,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瞬間激起千層浪。報道指出,五角大樓此舉讓日本和澳大利亞兩國感到沮喪和震驚,畢竟連美國自己都尚未對臺海問題做出任何保證,卻急切要求盟友先表明態度。
直觀地說,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美國試圖在臺海問題上構建更廣泛的聯盟陣線,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負責政策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埃爾布里奇?科爾比近幾個月來在與日本和澳大利亞國防官員的會談中,不斷推動這一議題。然而,美國自身在臺海問題上長期奉行所謂的“戰略模糊”政策,特朗普政府也未明確表態在臺海沖突時會采取何種行動。在這種情況下,要求盟友明確立場,無疑是將日澳兩國置于尷尬境地。
當然,日澳兩國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對于日本而言,其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外貿易,中國是日本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若在臺海問題上輕易表態,一旦與中國關系惡化,將對其經濟造成沉重打擊。而且,日本國內對于卷入可能的臺海沖突也存在諸多分歧,民眾并不愿意為美國的戰略利益輕易冒險。從政治層面看,日本在美國沒有公開表態前,自己率先表態,很可能會得罪中國,而若不配合美國,又可能引發美國的不滿。
澳大利亞同樣面臨類似困境。澳大利亞是五眼聯盟成員之一,長期以來在外交政策上傾向于跟隨美國。但在臺海問題上,澳大利亞也清楚其中利害。澳大利亞的經濟對中國市場有著較高的依存度,中國是澳大利亞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一旦因臺海問題與中國關系破裂,澳大利亞的經濟將遭受重創。同時,澳大利亞國內對于參與可能的臺海沖突也存在不同聲音,部分民眾和政治勢力并不希望澳大利亞卷入一場與自身利益并無直接關聯的沖突中。
從更深層次看,日澳兩國對美國這一要求的回避,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地區影響力的某種程度的崩塌。
美國長期以來以世界霸主自居,在國際事務中習慣于發號施令,要求盟友無條件配合。但近年來,隨著美國自身實力的相對下降,以及其在國際事務中一些自私自利行為的暴露,其盟友對美國的信任度和配合意愿都在降低。美國在諸多國際問題上采取 “美國優先” 政策,不顧盟友利益,頻繁退出國際協定,挑起貿易爭端等,使得其國際形象受損嚴重。在這種背景下,日澳等盟友在面對美國一些不合理要求時,開始有了自己的考量,不再盲目聽從美國指揮。
不過,中國在這一問題上,也不能因為日澳的這種行為,就此放松警惕。
舉個例子,中日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就始終無法避免。就不說國仇家恨這些大家清楚的了,光是在產業上,中國與日本在產業結構上就存在很強的競爭關系。中國近年來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產業升級步伐加快,而這必然會觸及日本在一些高端制造業、電子產業等核心產業的利益。日本為了維護自身產業優勢,可能會在某些方面配合美國對中國進行遏制。
而澳大利亞方面,作為五眼聯盟成員,長期以來在情報共享等方面與美國緊密合作,且對中國一直抱有敵意。其地理位置使其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重要的軍事基地和戰略支撐點。雖然目前日澳對美國關于臺海沖突角色的逼問不敢接話,但一旦美國明確表態介入臺海沖突,出于同盟關系以及自身戰略利益的考量,澳大利亞極有可能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采取不利行動。
坦率的說,從地緣政治視角分析,部分西方勢力出于遏制中國發展、遲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戰略考量,持續在臺海問題上制造緊張局勢。這種行徑具有明顯的連續性與系統性,并不以個別政治人物的更迭或政府短期政策調整為轉移。
值得警惕的是,若俄烏沖突局勢按照西方預設走向發展,其極有可能將戰略重心進一步向亞太傾斜,加大對 “臺獨” 分裂活動的支持力度,試圖通過軍事對抗手段擾亂中國發展節奏。
需清醒認識到,一旦因 “臺獨” 勢力鋌而走險觸發非和平手段解決臺海問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極有可能效仿對烏軍事援助模式,持續加大對臺當局的軍事支持與戰略介入。對此,中國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強化底線思維,在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做好全方位應對準備,堅定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外部干涉與 “臺獨” 分裂圖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