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高額彩禮盛行的背景下,江西的某些地方的彩禮金額竟然高達38.8萬元。然而,總有些女方家庭婚嫁從不提及聘金問題,這種罕見的理性的確值得思考。
這些人家決不是無知或倒貼的。真正明白了才知道,那些主動避開彩禮的人家,通常是頗具實力的。
有的家道中落,女兒嫁妝也許會超過男方聘金;有的家長經驗豐富,知道小兩口的情感比賬面數字要寶貴得多。
在浙江很多人家中,女兒嫁出去后都直接陪嫁到車房里去了,他們重視女婿是否能真心實意地對待自己的女兒。知識分子家庭對此特別心胸開闊。
我見過北京某高校教授嫁女兒,親家主動提起聘金,女方家長直接拒絕:"孩子快樂是最有面子的事。"回想李健和他的妻子結婚時的租房生活,這并不妨礙他們之間那如神仙般的愛情。精神契合的確比金錢堆砌要靠譜得多。
也有的家長在飽經滄桑之后,參透人情世故。鄰居家的姑姑娶了女兒后便分文不取了,她稱自己當年是因聘金而與婆家的關系變壞,十多年來一直未能緩和。如今輪到她做丈母娘了,她堅決不允許女兒被夾板氣。
“時間還在流逝,僅僅為了一些金錢而破壞和諧,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種意識,真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見過世面的人家都知道強索彩禮如同經商。收取高價聘金的婆家能否心無芥蒂?結婚后不知該如何翻舊賬。
不給聘金倒是給婆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兩口以后吵架就缺少一些理由。金錢堆積如山的婚姻如同易碎品一樣,相敬如賓才能經得住柴米油鹽醬醋。
歸根到底,敢于不受彩禮的人家不是底氣十足,就是大智若愚。天價聘金毀了幾段好姻緣?這些有頭腦的人家都是名副其實的明白人—在婚姻中,三觀價值大于存款,誠信價值大于黃金。
碰到這么個親家真應該燒高香。
身邊有沒有結婚不給彩禮的事例呢?如果你碰到一個38.8萬的開口,你打算如何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