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硬幣里有黃金,這個說法在民間流傳了至少二十年。不少人看著手中金黃色的硬幣,這個顏色,這個光澤,難道真含金子?
甚至有人把硬幣熔了打戒指、做項鏈,以為撿了大便宜。
前幾天和銀行的朋友聊起這事,他一句話點醒了我,硬幣含黃金?銀行早破產了,之所以那么多人相信這個說法,主要還是伍角硬幣的外觀顏色。
首先咱們來說說,硬幣的黃金色從何而來,
目前我國流通的五角硬幣主要有兩種,1991-2001年發行的梅花五角,以及2002年后發行的荷花五角。
梅花五角用的是銅鋅合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銅,91-94年用的是進口精黃銅,顏色尤其接近黃金。荷花五角則是鋼芯鍍銅,在鋼芯外面鍍一層銅,再經過拋光處理呈現出金色。
這些硬幣呈現金色,完全是材質和工藝的視覺效果,不含任何黃金成分。
二、為什么有人堅信硬幣含金
這種誤解由來已久,90年代在小城鎮和鄉村特別流行,分析起來,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硬幣外觀顏色與黃金高度相似,這種視覺上的接近性很容易讓人產生聯想。
一些不法手工匠人為了招攬生意,故意散布硬幣含金的說法,鼓動人們用硬幣打制首飾。
早年信息閉塞,很多人對貨幣材質、黃金價值缺乏基本概念,容易輕信傳言。
三、從經濟邏輯上也說不通
從經濟學角度看,硬幣含黃金根本站不住腳,按現在金價每克約485元計算,一枚5角硬幣重約3.80克。
即使只含1%的黃金,一枚硬幣的黃金成本就要增加18.43元,遠超其5角面值。如果含10%的黃金,成本將暴增184.3元,相當于三百多個5角硬幣的價值。
國家發行貨幣不可能做虧本買賣,貨幣的制造成本必須低于面值,否則誰都會把硬幣熔了賣材料賺錢,歷史上,當銅錢含銅量過高時,就有人熔錢賣銅獲利。
四、特殊硬幣的收藏價值
雖然不含黃金,但某些年份的五角硬幣確實有較高收藏價值,主要取決于發行量、存世量和品相。
梅花五角中,1993年發行量最少,流通品相的單枚價格約14.8元,1991年單枚約4.5元。整卷未流通的1993年梅花五角,單枚價格甚至可達50元。
1980-1986年的銅合金梅花五角更為珍貴,品相完好的單枚價格高達7280元。
這些價值源于稀缺性和收藏市場需求,與黃金含量無關。
五、別踩法律紅線
用硬幣打制首飾不僅經濟上得不償失,還可能違法,故意毀損人民幣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可能構成犯罪。
硬幣在流通過程中會積累細菌,直接接觸皮膚也不衛生,大家應當珍惜愛護人民幣,別讓硬幣的黃金外衣蒙蔽了雙眼。
五角硬幣金燦燦的外表下,是銅鋅合金或鋼芯鍍銅的實質,黃金色澤只是視覺效果,與黃金成分毫無關系。
國家發行貨幣必然考慮成本效益,硬幣材質價值必須低于面值,這是貨幣流通的基本邏輯。
下次再看到五角硬幣,你可以欣賞它的色澤,留意它的年份,但別再做淘金夢了,真正的價值不在虛幻的含金量,而在于它作為貨幣的職能,以及某些特殊版本作為收藏品的文化意義。
明白這一點,才算真正漲了見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