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降雨都進入到了超長發(fā)展期!那這也來問題了,什么地方高溫,什么地方降雨?同時,西北太平洋的臺風發(fā)展趨勢變了嗎?
的確,這些都是影響我國天氣變化的關鍵,而且都是相對較為復雜,所以,這變化趨勢都很激烈,這里就先說明高溫,降雨的問題,再來說臺風的問題,可以說都是極端發(fā)展。
超長降雨,高溫期:天數9比10!的確,這兩個天氣變化過程都是“雙向發(fā)展”的,最為典型,集中性的肯定是我國高溫為主,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這一次我國高溫覆蓋時間真的是有點長,并且高溫持續(xù)時間長。
從綜合性的情況來看,這一波大范圍超長高溫活動期,除了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臺灣,青海,西藏沒在這里面之外,其他區(qū)域全部都在高溫的覆蓋區(qū)域,普遍性的氣溫都是在35度以上,而最熱的區(qū)域在河南,山東,河北,陜西等地,最高氣溫將達到40度以上,而最熱的時候就是在15.16時段。
所以,這幾個省的朋友要注意一下,同時,“蒸籠天”的模式,主要是在我國江南,華南地區(qū)為主,濕熱的狀態(tài)明顯一點。
出現這樣的變化過程,主要是來自強對流天氣的散打模式,這是根本性的問題。
所以,這也是7月以來或者說今年夏季以來,我國最長,最大一波高溫了吧,不少區(qū)域將可能突破歷史極值,沒有最熱,只有更熱,在外面活動的朋友一定需要警惕,10天發(fā)展周期,真的是太長了。
那降雨在哪里呢?我國的降雨分階段性發(fā)展,先北方,然后南方。其中東北,華北等地為主,這主要東部出現了一個低壓活動,加上北方冷渦的發(fā)展,帶來了一波降雨的改變。
其中內蒙古,河北,黑吉遼,山東,江蘇等地有希望出現一波雨水,而且局部區(qū)域還有暴雨的發(fā)展,要特別是注意極端性的發(fā)展,因為冷渦與暖流極端性的對碰,可能帶來激烈雨水活動,加強區(qū)間的變化,這就是關鍵點。
這一波冷渦雨水在17時段前發(fā)展,過后,南方區(qū)域降雨擴大,并且是與北方降雨“無縫對接”發(fā)展,19-22日再次出現雨水,基本都是分散性的為主,主要雨水區(qū)間變化在10毫米到25毫米區(qū)間為主。
在20日、21日左右稍微強一點,遼寧,吉林,河北,山東等地均有暴雨,然后就是華南方向了,可能出現臺風雨活動。
所以后面的話,我國這會給出降雨預警,主要是跟臺風有關系,這也給大家多次說明了。
6號臺風韋帕將生成登陸我國?西北太平洋的5號臺風百合生成之后,沒有多大的變化,巔峰還是10級預警,然后登陸日本,對我國來說沒有影響。而對于東海低壓在后面也就北上了,其機會在變小,所以,沒有命名,其強度必然會縮小。
那么,接下來如果出現了臺風,就是6號臺風韋帕了。
而從現階段GFS,EC的趨勢來看,的確也給出了發(fā)展趨勢,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可能很快就到來了。
按照EC給出的說明,預計在18日的時候,在菲東部區(qū)域就會出現臺風,達到994hPa,而過后,它將持續(xù)偏西移動,預計在20日的時候,達到989hPa然后登陸,偏向于廣東中部到東部登陸,然后穿過進入到廣西,然后轉彎離開,在它的后面,EC預計還有一個臺風出現,但時間太遠了,變化太大。
而從GFS的數據來看,相對于EC來說,要快很多,預計在16日的時候就發(fā)展出來,過后也是認為會整體偏西移動,但爆發(fā)力度也減弱了,預計從在我國臺灣登陸或者擦肩而過,然后從廣東沿海一路南下,走向海南,要是這樣走的話,這搞不好要吃下沉。
同時,GFS認為還有北上的臺風在后面,還有至少兩個,這真的是太多了。
所以,這說明了臺風發(fā)展進入到活躍期的狀態(tài),但還是那句話,副高波動較大,這是對臺風影響關鍵,繼續(xù)觀察。
所以,綜合性來說,臺風的發(fā)展在接下來對我國影響趨勢在不斷擴大,其登陸我國的概率較大,廣東,福建,臺灣是關鍵,大部分數據顯示都是在這一塊區(qū)域進行波動。如果在后面靠近了,那也是影響我國降雨發(fā)展的關鍵。
這其實也讓很多人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7月中旬后期的降雨變化過程,其實臺風是最大的變數,那么,這也回到了上面給大家說的,要注意其雨水的波動性發(fā)展,這就是臺風,高溫,降雨之間的關系,臺風是最大的變數,這就是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