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
“湖韻風華 萬綠新章”
萬綠湖2025年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動
——主題晚會暨無人機燈光秀
在萬綠湖景區游客廣場
上演
以藝為橋
晚會與燈光秀交織的湖韻華章
情景劇《思源》拉開晚會序幕,帶領大家重溫那段“飲水思源”的動人故事。
隨后,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河源校區、河源職業技術學院、河源開放大學及市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輪番登臺,女子群舞《桃花水母》以舞蹈巧妙模擬桃花水母在水中的靈動姿態,展現其遇到陽光時舒展、旋轉、向光亮處游動的樣子,呈現微觀世界的美;場景歌伴舞《美麗的綠谷》仿佛一部萬綠湖風光大片,帶觀眾領略新豐江大壩、鏡花緣游覽區、桂山云海日出等美景,探尋萬綠谷的“綠野仙蹤”;女子群舞《萬綠藍》展現雙江鎮“萬綠藍”移民風貌小鎮的改造成果,融入東源1600年的藍染技藝,體現藍綠交織的東源文化魅力;場景童聲小組唱《我在萬綠湖有棵樹》以童聲和嫩綠色的氛圍,全方位展示綠美河源,呼吁大家為萬綠湖植樹添綠;歌伴舞《幸福源頭》歌詞與燈光細節展現萬綠湖三十年來的故事,凸顯其作為華南地區最大人工湖和優質水源地,對東江流域人民的滋養;群舞《追龍》展現省級非遺“東源追龍”活動,傳遞客家人“靠山吃山 飲水思源”的生存智慧,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丁財兩旺……各類節目緊扣萬綠湖主題,讓自然風光與人文藝術在舞臺上交融共生。
以水為脈
生態守護與發展共贏的東源答卷
活動期間,東源縣委副書記、縣長劉大榮發表致辭,勾勒出東源以萬綠湖為核心的發展圖景。這座被萬綠湖滋養的“生態之城”,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東源速度”——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195.2億元,同比增長4.8%,增速領跑全市。
多年來,東源縣像守護生命般呵護萬綠湖,讓湖水常年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每年向東江輸送70億立方米優質凈水,相當于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城市及香港總共4700多萬居民儲備了480個西湖的飲用水源,“廣東水塔”的生態價值愈發凸顯。
守護之外,東源更以創新破題文旅融合。作為粵東西北首個引入“湖泊+低空觀光”模式的地區,游客可乘直升機俯瞰“360個翡翠島嶼”的壯闊全景;“萬里挑一?星河入湖”無人機表演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用光影在夜空書寫“東源故事”;茶油護膚品等生態產品、黃建南藝術館動工、星艦基地建設等項目,讓文化之花在湖畔綻放。
生態與發展的同頻共振,結出民生碩果:2024年萬綠湖旅游人數達202萬人次,旅游收入9.43億元;通過多元業態增收,2024年東源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五年前增長43%,達2.38萬元,真正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雙向奔赴。
向湖而行
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的未來藍圖
展望未來,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已納入省級戰略,9名院士領銜的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一批重點項目加速落地,萬綠湖崛起之勢已成。東源縣正著力構建“五個最美”發展格局:打造最美環湖旅游公路,啟動路段改建工程,構建立體交通網絡;打造最美環湖圩鎮集群,推進典型鎮建設,讓“湖城共生”理念落地生根;打造最美生態治理樣板,推進生態修復與污水治理全覆蓋;打造最美文旅融合標桿,升級景區景點,增強旅游承載力與吸引力;打造最美水生態價值轉化體系,謀劃水博覽園,構建“水生態-水經濟-水文化”閉環。
“萬綠湖的碧波,是東源奔向現代化的澎湃動能。”劉大榮表示,東源正奮力推進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建設,期待以此次文化旅游周為起點,讓一湖澄澈化作生態發展的時代浪潮,共譜環萬綠湖世界級“湖泊+”綠色發展區的新篇章。
來源:東源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