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機低鳴,豆粒在滾桶中翻騰跳躍,黑石咖啡主理人雷鳴緊盯著平板屏幕上的溫度曲線,手指輕點調整參數。“聽,現在進入‘一爆’階段了——像不像爆米花的聲音?”在貴陽龍洞堡食品工業園的“珊瑚計劃”烘焙工坊里,雷鳴正在把關烘焙品質。
“黑石咖啡成立于2012年,我是2014年接手后開始經營的。”雷鳴說,“現在黑石咖啡已經有兩家門店和一個咖啡烘焙工廠,此外,我們還從事進行咖啡培訓、承辦咖啡賽事以及咖啡文化節的策劃與執行。”
初掌黑石時,雷鳴也曾延續行業流行的“第三空間”模式,英語角、讀書會、電影沙龍等填滿營業時間。雖然熱鬧,但營收持續下滑的現實給他敲響了警鐘。
“搞活動聚人氣容易,但咖啡的本身才是根基。”雷鳴說,困境中的轉型充滿艱辛,他們砍掉了所有活動,將精力傾注到咖啡本質:精選豆源、優化烘焙曲線、研發沖煮方案。
專業能力的淬煉,成為破局的關鍵。雷鳴從咖啡沖煮大賽的選手一路成長為評審,在中國咖啡沖煮大賽等平臺上不斷精進。黑石咖啡聯合承辦貴陽分賽區賽事,不僅將前沿理念引入貴陽,更見證了本土咖啡師水平的躍升。如今,在云巖區蔡家街的黑石門店,一整面墻都掛滿了咖啡師的賽事榮譽證書。
談及貴陽的咖啡氛圍,雷鳴認為是松弛、包容、鉆研,“這是我眼中的貴陽,松弛與享受的氛圍,造就了這片消費土壤;包容讓我們擁抱新鮮事物;而鉆研,是我們深入下去的底氣。”
說到鉆研,雷鳴對咖啡的執著與熱愛可見一斑。“貴州有那么多豐富的食材,為什么不能與咖啡結合呢?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折耳根。折耳根美式咖啡的研發費了不少功夫,一開始選取的榨汁萃取方式還是難掩折耳根的泥土味和魚腥味,后來選用熬煮湯水的方式,又不斷試驗折耳根湯水和咖啡的濃度配比,以及嘗試和不同豆子的匹配度,最終才研發出來。看到網絡平臺上客人的好評,我覺得很有成就感。”雷鳴說。
不光是折耳根與咖啡的融合,2023年黑石推出“貴陽combo”一豆三喝套餐:折耳根美式、木姜子特調、貴陽拿鐵,配上有蠟染元素的產品介紹卡和一枚精致的苗銀樣式發夾。“折耳根和木姜子都是我們貴州的特有食材,能夠給客人帶來刺激的本土風味,而產品介紹卡運用蠟染元素,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載體,而苗銀發夾是能讓客人帶回去作為紀念的,是獨一份的民族風情記憶,豐富大家的文旅體驗。”雷鳴說。
當記者問到黑石咖啡名字的意義,雷鳴是這樣作答的:“‘黑為地坤,石為坤靈’,希望黑石在歷經風雨后依然可以如磐石一般扎根大地,積極向上。”
雷鳴認為,黑石咖啡不僅僅是一家店,更是關于熱愛、專業與本土文化融合的實驗場,它扎根于貴陽的煙火氣,也淬煉著這座城市獨特的“咖啡味”。
來源 | 貴陽網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干江沄
編審 | 劉義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