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資料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編輯| 介明鋼
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業在政策調控與技術革新中加速轉型。以舊換新補貼擴圍、供應鏈賬期改革、智駕系統規范等舉措頻出,行業競爭格局面臨深度調整。
以舊換新政策加力,多地調整補貼節奏
4月,春季大河國際車展現場,鄭州市民張先生計劃將名下的一輛燃油車置換為新能源車。“舊車也能享受1.5萬元補貼,這下省下的錢夠裝個家用充電樁了!”他興奮地說。
以舊換新政策在上半年持續發力,成為拉動汽車消費的重要引擎。記者從商務部獲悉,截至5月31日,今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帶動了消費市場的旺盛活力,有效促進了汽車銷量增長。
“‘兩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1-5月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用足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推動‘兩新’加力擴圍政策繼續顯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多元化消費場景不斷創新,帶動相關產品所在行業及鏈條行業效益向好。”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雖然目前全國大部分省市汽車置換補貼按下“暫停鍵”,但業界普遍認為,今年下半年汽車市場前景依舊可期。乘聯分會表示,考慮到2025年國家政策促銷費的良好政策趨向和未來環境變化趨勢,上調了2025年的行業年度預測——2025年乘用車零售2405萬臺,同比增長5%,預測總量較5月的預測值增加28萬臺。
國家發改委也做出了回應,表示將于7月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同時協調有關方面,堅持更加注重持續性和均衡性原則,分領域制定落實到每個月、每一周的國補資金使用計劃,保障政策全年有序實施。
智駕事故引監管升級,L3落地按下暫停鍵
技術層面,智能輔助駕駛加速普及。比亞迪率先將NOA功能下探至10萬元級車型,推動“智駕平權”落地,一時之間,“全民智駕”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
3月29日,一輛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在高速路段發生車禍,3名乘客不幸遇難,事故發生時車輛處于NOA智能輔助駕駛狀態,事故細節經調查后對外公布,迅速引發公眾對智能輔助駕駛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這一事件直接掀起了智駕領域的監管風暴,此前正穩步推進的L3級智能輔助駕駛落地進程戛然而止,行業內對智駕技術的應用態度變得更為謹慎。
4月,工信部圍繞2月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明確要求,汽車生產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全面梳理系統功能邊界,制定完善的安全響應措施,嚴禁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同時著重指出,要禁用 “自動駕駛”“智駕” 等模糊性、誤導性表述,避免消費者對技術功能產生誤判。
政策出臺后,小米、華為、理想、蔚來、小鵬等主流車企迅速響應,紛紛將宣傳用語中的“智能駕駛”改為“智能輔助駕駛”或“組合輔助駕駛”,并在官網、宣傳冊等渠道更新相關表述,智駕宣傳正式進入規范化階段。鄭州市民李先生原本打算入手一輛配備高級智駕系統的新車,他在4S店了解到這些變化后說:“現在對智駕的宣傳更實在了,雖然選車時得更仔細研究功能,但買著也更放心,不怕被夸大的宣傳誤導。”
此外,智能輔助駕駛在上半年還呈現“平權”與“嚴管”并行的態勢。2月,比亞迪推出天神之眼智能駕駛輔助技術,成為全球首家將NOA技術下沉至10萬元以下車型的車企,讓更多消費者能享受到智駕技術紅利。但小米SU7事故后,智駕監管全面收緊,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上更加注重安全邊界,行業在技術進步與安全保障之間積極尋求平衡。
反內卷成行業共識,多項措施規范競爭秩序
反內卷之風今年吹進汽車圈,成為行業治理的重要方向,一系列政策和舉措出臺,推動行業競爭回歸理性。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車圈恒大”言論上半年引發熱議,直指行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
5月27日,部分車企、下游公司及行業機構接到相關部門通知參與研討會,主要議題是促進二手車流通高質量發展,對“零公里”二手車及進一步促進二手車流通消費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討,旨在規范二手車市場秩序,避免無序競爭。
6月3日,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接力發布類似中汽協的倡議,呼吁全行業抵制“內卷式”競爭,共同維護公平市場環境。
6月5日,商務部發言人明確表示,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強綜合整治與合規引導,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在監管部門和市場參與主體接連表態后,反內卷行動有了實質性動作。6月10日起,中國一汽、北汽集團、長城汽車、理想汽車等17家車企相繼發表聲明,承諾縮短供應商賬期,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其中,廣汽、賽力斯、理想、零跑等車企在聲明中使用“持續貫徹”“一如既往”“一直以來”等表述,暗示公司之前賬期便已控制在60天內;上汽集團則強調,將不采用商業承兌匯票等增加供應商資金壓力的結算方式。
上游供應商收到主機廠“60天賬期”承諾后,下游經銷商也迎來利好。6月14日,廣汽集團率先公開承諾,即日起確保兩個月內完成對經銷商的返利兌現。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已有不少于7家主機廠跟進,包括寶馬、北汽新能源等,承諾在60天內向經銷商支付銷售獎勵及返利。
此外,在汽車金融領域引發爭議的“高息高返”模式也在監管部門重拳下加速退場。6月以來,多地銀行業監管部門或行業協會相繼發布通知或自律公約,嚴禁各銀行業機構通過“高息高返”拓展業務,規范汽車金融市場秩序。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回應“車企支付賬期不超60天”時表示:“經過這次會議和行業自律,我認為下半年到明年情況會變好。科技造車企業靠現金流壓別人的款,壓三個月也照樣不賺錢。企業越大、越強、越科技,就應該越有社會責任感,風向變好非常重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車企對供應商賬期不超60天的承諾,反映出汽車行業上下游企業間的關系正進入深度調整期,不僅是對“反內卷”的積極響應,更能推進汽車產業健康發展。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則在2024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預計不超過兩年時間,汽車行業將回歸到比較良性的競爭環境中。
2025年上半年的汽車市場,在政策調控與市場驅動下,經歷了智駕監管升級、以舊換新政策調整、反內卷措施落地等一系列變化,這些都將深刻影響行業未來的發展走向,推動汽車產業向更健康、更規范的方向邁進。
原創視頻
鄭州該不該投放共享電動車?網友吵翻!城管局:多家企業違規投放,甚至聯系不上負責人!已上報網友反饋
比亞迪率先實現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安全兜底
掃描進入小程序
第42屆秋季大河國際車展
2025年9月11日-15日
鄭州國際會展中心
汽車豫報 ▏大河車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