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636期】
7月12日,天舟九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天舟九號飛行任務即將拉開序幕。任務標識設計者姚佳、孫建棟分享標識背后蘊含的設計理念和誕生過程。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視覺元素拆分演示
01 標識總體設計理念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以“精準”“協作”為設計主題,通過空間錯位、動勢重組與色彩層次構建視覺焦點,突出飛船運行軌跡的動感效果。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
標識采用多層圖形疊化與透視關系,強化圖像縱深與視覺引導,并在理性色調中嵌入象征性色塊,展現國家使命感、科技實力與對宇宙的探索愿景,構建沉穩且具有張力的視覺敘事。
02 標識細節設計理念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將簡潔圖形語言與現代科技風格融入航天器等視覺元素設計中,飛船與空間站主體采用立體造型,輔以高光,凸顯科技質感與榮耀使命。通過模擬航天器在軌運行的動態視角,營造強烈的視覺縱深與空間張力,增強沉浸感。以貨運飛船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為視覺中心,飛行弧線勾勒出動感軌跡數字“9”,另作九顆星辰環繞其間,既代表了任務序號,也蘊含著探索九天的志向,承載著工程持續進步的時代印記。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視覺元素拆分
03 標識色彩設計理念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的色彩設計以傳承與創新為原則,采用紅、深藍、金三大主色調構建視覺層次。外圈鮮明的紅色象征國家榮譽與使命,傳遞航天事業的熱忱與責任感;內圈深藍色體現宇宙的廣袤與神秘,彰顯科技探索的深邃內涵;金色作為點綴,突出航天事業的輝煌成就與未來愿景。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色彩域
針對關鍵視覺元素色彩設計,中國空間站與天舟九號貨運飛船整體采用純白色,貼合航天器本體色彩,凸顯視覺主體;地球部分以藍色、青綠色這類自然色彩渲染出海洋和陸地,與星空背景形成和諧的色彩基調,寓意宇宙與地球的和諧共生。
04 標識設計演變過程
標識設計最初以“任務序號的符號化表達”為核心構想,旨在將數字“9”以圖形語言巧妙呈現,并與飛船軌跡、星軌等典型航天元素有機融合,構建出兼具象征意義與視覺動感的標識形態。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早期思路呈現稿
基于這一思路,設計團隊嘗試以飛船環繞地球飛行的動態軌跡勾勒出“9”字結構,使圖形意象與任務序號實現自然呼應。為確保整體構圖的科學性與視覺張力,團隊基于天舟九號與中國空間站的結構特征搭建三維模型,反復調試飛行姿態與交會視角,通過多角度旋轉和比例優化,最終確立了既具穩定感又富空間層次的構圖方案。
在不斷推演的過程中,設計者逐步確立了以地球為背景、飛船和空間站環繞構圖的核心結構,使整個圖形具備清晰的前后層次與縱深感。同時,通過九顆星體環繞飛行軌跡,與數字“9”的視覺意象形成呼應,進一步強化標識的識別度與符號意義。在配色方面,早期方案曾嘗試以冷色調為主,突出科技感,但在多輪比選中最終確定由“紅—藍—金”三色構成,以增強視覺沖擊力和文化認同感。
▲設計者姚佳(右)、孫建棟(左)工作照
最終版本在多輪方案演化基礎上形成,既傳遞了天舟九號精準對接、協同補給的任務精神,也在圖形語言中融入了航天探索的時代審美。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演進版本
為貼合航天任務的科技氣質與傳播需求,在圖形處理上注重現代感與簡潔性之間的平衡。在前期數字媒體設計中,空間站及飛船太陽翼部分采用了漸變與柔化處理,營造出航天器在軌運行的空間感與動態感,增強了視覺層次。
但在實際應用中,考慮到實體臂章、紀念物料等工藝限制,對標識進行了圖形簡化和平面化調整:去除復雜漸變,轉化為清晰色塊;統一線條粗細,優化圖形邊緣,確保在刺繡、壓膜等工藝條件下的清晰呈現。同時,標識制定了標準化的色彩值與比例規范,以保障多終端、多材質下的一致性和識別度,既保證了制作可行性,又保持了標識整體視覺協調。
▲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實體臂章版
▲設計者孫建棟工作照
DESIGNER SAYING
設計者有話說
設計者姚佳:我認為設計不僅是視覺表達,更是文化使命的承載。這次設計凝聚了我對航天事業的敬仰與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希望這個標識能激勵更多人關注航天、熱愛探索,也希望它能夠成為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見證者”,見證人類勇敢追夢的輝煌時刻。
設計者孫建棟:此次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最終入圍并被采用,我感到無比榮幸。這不僅是對我個人藝術設計理念與專業能力的高度認可,更是我作為一名高校教師,用視覺語言參與國家重大工程文化表達的珍貴機會。能以所學所長服務中國航天事業,是對我多年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最好肯定。此次設計工作由我和我的學生姚佳共同完成,是濟南大學堅持“以文化涵養初心、以創新實踐服務國家”育人理念的生動體現,也是我校服務國家戰略、踐行育人初心的具體實踐。能為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貢獻一份創意力量,是我和所有濟大人引以為傲的光榮時刻。
發射任務前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將邀請天舟九號飛行任務標識設計者姚佳、孫建棟前往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觀看發射。同時,我們歡迎更多來自各行各業的航天愛好者踴躍參加后續的任務標識征集活動,激動人心的發射時刻等你來見證!
來源 | 中國載人航天
編輯 | 劉俞希
校對 | 余夏琳
主編 | 張文軍
郵箱 | ourspace0424@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