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體重管理成為不少人
健康管理的重要目標
(授權圖片)
然而
在體重管理消費熱潮中
一些消費陷阱悄然滋生
這不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
就為消費者準備了一份
科學減重“避坑”指南
體重管理常見消費陷阱
減重訓練營
部分訓練營存在訓練強度過大、飲食搭配不合理等問題。學員出營后若不能保持訓練營的運動強度和食物攝入量,體重較容易反彈。
健身房
部分健身房存在設施老舊、教練資質不足、課程效果難以保障等問題。
(授權圖片)
線上減重課程
線上課程質量參差不齊,一些課程缺乏科學依據,指導服務難以保證效果。部分社群存在廣告泛濫、虛假宣傳等問題,甚至可能成為不良商家推銷產品的渠道。
減重產品
不少消費者會選擇食用保健食品減肥,部分產品夸大功效,甚至違規添加違禁成分,長期服用可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營銷套路須警惕
據了解,部分體重管理商家為吸引消費者購買,夸大產品或服務的減重效果,如宣稱“一周瘦10斤”“不運動不節食輕松減重”等,忽視個體差異和健康減重的科學規律。部分減重產品聲稱含有某種珍稀或特效成分,具有獨特的燃脂功效,一些代餐產品聲稱可以“滿足身體每日所需營養”且無任何副作用,誤導消費者購買。
部分減重產品為追求快速見效,違規添加違禁藥物成分,可能導致心悸、失眠、惡心、腹瀉等不良反應,長期服用還可能引發健康問題。一些代餐產品為降低成本,減少關鍵營養成分的含量,導致產品無法滿足人體日常營養需求。長期食用這類代餐產品,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商家使用階梯式消費套路,先推出價格低廉的減重產品或體驗服務,如低價減重茶、試用裝代餐粉,或免費體脂檢測、減重課程試聽等吸引消費者嘗試,在使用初期產品或課程后,再以提升效果為由誘導消費者購買高價私教課程、營養補充劑等進階產品。即使進階產品無效,商家仍以個體差異、療程不足為由要求消費者繼續購買,甚至虛構“平臺期突破方案”等概念,迫使消費者陷入投入循環。
商家還會利用“限時折扣”“限量優惠”“歷史最低價”等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實際未按原價銷售。有些商家編造“周年慶”“店慶”等虛假活動,且活動規則不明確,存在諸多使用限制條件,消費者很難真正享受到優惠。在促銷活動中,還存在預售卡跑路風險,致使消費者退款無門。
在體重管理市場中,部分減重機構和從業人員缺乏相關資質,無法為學員提供科學合理的減重方案;線上減重課程的授課人員可能不具備專業知識,指導內容缺乏科學性和安全性。此外,一些機構售后服務不到位,當消費者出現身體不適或對服務不滿意要求退款時,會遭遇推諉扯皮、拒絕退款等。
消費提醒
選擇正規機構與產品。減重訓練營須具備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教練應持有健身教練職業資格證書;保健食品要認準“藍帽子”標識和批準文號;購買代餐產品要查看生產廠家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等。
了解品牌口碑。注意查看網上消費者評價、投訴記錄等方式,了解商家的品牌口碑。警惕社交平臺中過度美化內容的“種草”筆記,查看追評、最新評價等,避免選擇負面評價較多、存在消費糾紛的商家。
理性看待減重宣傳。遵循科學減重理念,一般每月減重2-4公斤較為合理。不輕信“速成”“特效”等夸大、虛假宣傳。
明確消費項目與價格。
對于減重訓練營,要明確訓練周期、每日訓練安排、飲食搭配方案以及住宿條件等;
對于健身機構,要了解基礎健身設施、可享受的團課類型及私教服務等內容;
對于減重產品,要了解產品成分、適用人群范圍和正確使用方法等信息。
確認價格與收費方式,明確是否存在捆綁銷售、強制消費等不合理營銷手段。妥善留存消費過程中的重要憑證。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尹訓銀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