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篇原創文章
在健身房揮汗如雨、計算每餐卡路里、嘗試各種代餐產品、甚至冒著副作用風險偷偷吃藥打針……如果你還在為減肥苦惱,不妨看一眼手邊的水杯。很多人不知道:生命中最珍貴的空氣、水和陽光,不僅免費,還能幫我們控制體重。
尤其是喝水這個零成本的習慣,其實是體重管理的關鍵環節之一。如果你還不知道喝水也能減肥,那你今天絕對不白來~
喝水減肥,有科學證據
2024年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上的系統性回顧研究,在篩選1464項相關研究、最終鎖定18項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后,發現喝夠水不僅能減肥,還能預防腎結石:
減重:三項針對中老年超重人群的研究呈現驚人一致性的結果:每一餐前認真喝夠500毫升水,12周后減重效果比對照組高出44%-100%。同樣管住嘴的前提下,認真喝水的參與者比不好好喝水的人,多減掉1.3公斤!
減脂:印度研究團隊通過皮膚褶厚度測量發現:餐前飲水組的腹部皮脂平均減少0.65mm,大腿脂肪減少1.02mm。墨西哥Bracamontes團隊的系統綜述發現,身體水分充足時,基礎代謝率會悄悄地持續升高。該綜述精選出來的多項研究給出了相似的結論,所有參與者在增加飲水量后,平均減重5.15%。值得關注的是,減少的體重里,約有30%來自脂肪組織的減少哦~
腎結石:意大利研究者跟蹤221名初發腎結石患者5年發現:每天飲水達到2000毫升的患者,腎結石復發率降低15%(也就是5年內少疼15次!
憑什么喝水就能減肥?
H2O這種零熱量食物,是憑實力打造負卡路里效應的:
第一招:欺騙胃容量。500毫升水進了胃,直接占據1/3胃容量。胃壁上的牽張感受器立即向飽食中樞發送信號,促使膽囊收縮素分泌增加。Dennis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餐前喝水,能讓參與者平均每餐少攝入111千卡。簡單粗暴的理解:空腹狀態下,500毫升水可產生類似開胃菜的前飽效應。
第二招:加速代謝。德國柏林大學的一篇研究,經過精密測量發現:500毫升冷水喝下肚的90分鐘內,代謝率被提高30%。這源于體溫調節系統的代償反應——身體需要消耗能量將冷水加熱至體溫。雖然單次效果僅消耗約20千卡,但堅持每天四次,全年365天可額外燃燒29000千卡。這個數字意味著:理論上一年減重3.7公斤脂肪,相當于每周慢跑15公里的能量消耗……當然,理論歸理論,實操需謹慎:這個研究結論可能不太適合習慣于“喝熱水”的我國同胞。大家理性選擇,以免傷胃哈~
第三招:促進脂肪代謝。喜歡喝茶的朋友常說“喝茶刮油”,其實拋開茶葉本身的健康效應,光是白開水自己,就能撬動脂肪分解:脂肪的水解反應離不開水分子的參與:甘油三酯+3個H?O分子 → 甘油+3分子脂肪酸。同位素示蹤技術證實:當身體內水分不足、處于輕度脫水狀態,脂肪酶的工作積極性會被抑制,如同不喂草料就沒力氣拉磨的驢。反過來,喝足了水,讓身體處于充足的水合狀態,脂肪細胞的分解速率能提高20%——如同吃飽喝足后渾身是勁拉磨如飛的驢~~~
此外,水分子還兼任"快遞員"角色——將分解出的脂肪酸通過血液運往肌肉細胞線粒體,最終轉化為能量。
所以,如果你一邊節食一邊運動,但偏偏沒喝夠水,那你可就虧大發嘍!有點兒像不發工資卻玩命加班……記住哈:缺了水,脂肪是不會自己流出來的!就像沒了驢,磨盤是不會自己轉的~~~
第四招:督促瘦素。觀察試驗發現,身體水合充足時,脂肪細胞釋放瘦素的量可能會被增加。瘦素,顧名思義,其重要性無需敲黑板,簡言之:是調節食欲的一種關鍵激素。早在2008年,斯坦福Stookey團隊的試驗就觀察到,堅持足量飲水12個月的女性,瘦素水平提升15%,饑餓感評分下降22%。
此刻,有沒有覺得你手邊這杯不起眼的水正在綻放奪目的光芒!!!
實操:什么時間喝水能加速瘦身?
晨起空腹:除了及時補充夜間呼吸/皮膚的水分,幫助激活胃結腸反射→促進幸福排便,還有助于改善空腹血糖。2021年Sedaghat團隊的研究觀察到:三餐前均空腹飲水250-500毫升的參與者,8周后,空腹血糖下降3.2mg/dL,下降幅度是對照組的7倍(Sedaghat et al, 2021)。
正餐前30分鐘: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全科醫生做過一個有趣的試驗:讓肥胖患者在正餐前30分鐘喝500ml水,12周下來,比對照組多減重1.3kg。后續機制研究發現,這可能源于:① 胃容量被水占地,自然影響到進食量;② 大腦獎賞系統對高熱量食物反應降低。
饞癮發作時:上午10點、下午15-16點左右,是吃貨們最容易四處找零食的時間段。一方面因為血糖的自然回落,容易被身體常誤判為“我餓啦”。另一方面,工作學習的疲憊讓大腦想給自己找點兒樂子。這個時候來杯水,跟正餐前半小時喝水有異曲同工的效應:用H2O無情PUA大腦,冷臉告知它:表意思,“發薪時間未到”,活兒沒干完休想騙吃騙喝。(糖尿病患者另論,低血糖時該吃就吃)。
餓到縮水時:此時不喝,更待何時???
喝多少?每天8杯?
每天8杯水的建議,還真不是空穴來風。2022年版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建議成年人每日飲水量為1500-1700ml。如果按每杯200ml,還真就是7-8杯。
不過,對于很多人,比如像我這樣的水罐子,這個量肯定不夠,一定會讓我“上干嶺”。因為這個量里其實包含了來自食物自帶的水(牛奶、湯、蔬果等貢獻約500ml)。核算下來,就算我個子高,按上限喝,每天1200毫升,也是無法支撐我一天下來的門診工作量的: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一整天,光呼吸和說話失水就好多毫升。趕上今年夏天這種每天不是蒸人肉包子就是烤人肉干的天氣模式,必須靠更大量的飲水量維系血條。
相對更個體化的飲水量,可以按照下面這個簡單算法:
每日飲水量(毫升)=體重(公斤)× 30~35
例如,一個60kg的成年人需1800~2100毫升/天(含食物水分)。而減去食物(牛奶、湯、蔬果等)貢獻約500毫升,實際需飲水約1300~1600毫升。
在這個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場景動態調整:
高溫/運動日:每大汗淋漓1小時+ 500毫升水(戶外作業人員或專業運動員還需要補充電解質);
空調房/久坐:按公式和個人體感飲水,如果上廁所排尿過于頻繁且尿色特清透,那就少喝點兒。
因此,對于一名60kg無運動的上班族:晨起300ml + 午餐和晚餐前共500~600ml + 日間零碎累積600ml + 晚飯后100ml → 共1500~1600ml。如果這位上班族每天有一小時中高強調運動,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后再補充500ml才OK。
想減肥的你,看到這里,還不趕緊站起來去打杯水!別忘了,起立→打水→喝水——這一套下來,也能消耗一丟丟熱量呢! 更不要忘記:我們身體組成里,60~70%都是水水水!
愛心提示:
喝夠水≠過量喝水。如果每天排尿>8次且尿液透明,甚至一天下來覺得手腳都有點兒腫,就請自己酌情減量。
已經有腎臟疾患的朋友,你們的飲水量請遵醫囑。
容易夜醒的朋友們,晚飯吃得“淡”一些(少放鹽),晚飯后也別喝太多水,以免影響睡眠。
喝水的溫度,請基于自己的習慣和體感。
每次喝水不要“牛飲”,少量多次更有利于脂肪代謝。
不建議用任何含糖飲料/人工甜味劑飲料/果汁等替代白開水哦——小甜水(不論有沒有熱卡)會激活大腦甜味受體,讓大腦逐漸對甜味“上癮”,不僅不減重,反而增肥!而零熱卡的人工甜味劑,同樣刺激大腦對甜的感受,同時又不提供相應能量,會讓多巴胺獎勵系統失調,最終引發代償性暴食。就好比給大腦和身體開了一堆空頭支票,最后誰挨打誰知道。
喝水減肥的故事,今天就說到這里。喝完手里的水,別忘了點贊轉發+扔空瓶子~
最后,關于小甜水和各種治療起來又傷神又費錢的疾病之間的關系,歡迎閱讀我的新作《減糖真相》。讀過的都說好,一人讀全家人受益。點擊鏈接https://gx.shop111592.cn/qlXnc或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直達。另外,我的微博正在抽獎贈書,感興趣的也可以移步圍觀,看看你是否能成為那個幸運兒哈~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否則可能隨時找不到我
遂謙碎碎念
水是人體必需的七大營養素之一
參考文獻:
Hakam N, Guzman Fuentes JL, Nabavizadeh B, et al. Outcomes in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Testing Changes in Daily Water Intake: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Netw Open. 2024;7(11):e244762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47621
Bracamontes Castelo G, Bacardi Gascón M, Jiménez Cruz A. Effect of water consumption on weight loss: a systematic review. Nutr Hosp. 2019;36(6):1424-1429. doi:10.20960/nh.02746
Stookey JD, Constant F, Popkin BM, Gardner CD. Drinking Water Is Associated With Weight Loss in Overweight Dieting Women Independent of Diet and Activity.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08;16(11):2481-2488. doi:10.1038/oby.2008.409
Dennis EA, Dengo AL, Comber DL, et al. Water consumption increases weight loss during a hypocaloric diet intervention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Obesity (Silver Spring). 2010;18(2):300-307. doi:10.1038/oby.2009.235
Boschmann M, Steiniger J, Hille U, et al. Water-induced thermogenesi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3;88(12):6015-6019. doi:10.1210/jc.2003-030780
Vij VA, Joshi AS. Effect of 'Water Induced Thermogenesis' on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Overweight Subjects. J Clin Diagn Res. 2013;7(9):1894-1896. doi:10.7860/JCDR/2013/5862.3344
Sedaghat G, et al. Effect of Pre-meal Water Intake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2DM. J Diabetes Metab Disord. 2021;20:171-177. doi:10.1007/s40200-020-00724-9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