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第七屆丁香園中國醫院發展大會(CHDC)在廣州舉行,AI如何賦能醫療場景探索與效率提升,成為大會的討論熱點之一。
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表示,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讓管理更高效”,“我們對這一主題的理解是這樣的,它既是對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精準回應,更是對高質量發展核心命題的主動求解,當粗放式的增長成為過去式,管理效能毫米級的提升,就可以為醫療機構的高質量發展帶來公里級的突破,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賦能醫院管理,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時代所向”。
丁香園醫院發展大會開幕式上,李天天發表致辭。
上海市東方醫院醫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段濤現身會場,帶來了關于醫療AI的觀點。段濤曾任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多年,曾在生育率降低的背景下發出“救救產科”的呼吁、引起各方關注,2025年,卸任數年的段濤加盟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負責醫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上海市東方醫院醫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段濤。
段濤把東方醫院正在建設的醫學人工智能大模型“Mad-go”稱為“手搓”的模型,他介紹,Mad-go的底座訓練過程中,使用了全球醫學領域最權威的英文版教科書、英文指南,以提升其標準化與準確、權威程度。
“我對AI賦能醫院的態度,首先是審慎樂觀,你了解得越多,越沒有那么樂觀;第二是積極擁抱,第三是小步快跑,不斷在應用中迭代、更新”,段濤表示,在建設“Mad-go”過程中,他們讓部分科室和部分醫院“醫教研管”任務先跑起來,之后考慮在一定時間之內做開源。
不斷完善大模型的可靠性問題,是段濤團隊下一步工作的重點之一,“雖然大家在用很多辦法減少它產生幻覺的可能,但大語言模型的特點就決定了,它是會有‘幻覺’的”,段濤表示。
另外,團隊還將在完善數據庫方面下功夫,將醫院原有的非結構化圖文、聲音、非文本文件等,轉化為結構化、標準化的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實現數據管理、智能調取。
上海市東方醫院醫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段濤進行醫療AI相關分享。
對于數據治理的必要性,段濤舉了個例子:要查詢醫院一年中進行的子宮肌瘤剝除手術的數量,在現有醫院場景中并不容易,“子宮肌瘤剝除,在我們中文真實的醫院場景下的寫法,有子宮肌瘤切除、子宮肌瘤剝除、子宮肌瘤剔除、子宮肌瘤剜除、子宮肌瘤摘除、子宮肌瘤剜除,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東北人對子宮肌瘤剝除有3至5種說法,上海人有3至5種說法,加起來,全中國單單‘子宮肌瘤剝除’就至少有8至10種說法”。
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醫院在進行AI應用的開發,即“AI智能體”在“醫教研管”各個場景的落地。
對于AI智能體的前景,段濤比較樂觀,但也強調人工在其中的審核、管理功能,“它一旦進化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做掉你90%以上的活,但這個過程中,人還是不能少,畢竟大模型會有幻覺問題,給出的建議需要有人工做審核,至于具體應用中‘含人量’是多少,就要根據不同的場景、科室、進展情況,進行統一規劃”,他表示,目前更多講的是單智能體,今后會需要更多智能體的協作,也需要人工進行多個智能體的管理。
采寫:南都記者 李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