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有初中生的寶爸寶媽們!今天咱來聊聊咋開導初中生那逆反心理,用咱的熱情把孩子心里的冰山給化了。
先說說啊,逆反可不是啥洪水猛獸,這就是孩子成長的小胎動。你看啊,孩子突然把校服穿得跟朋克似的,“知道了”也變成“煩死了”,你先別急著冒火。這可能是大腦發育和激素分泌沒對上號,就跟春天冰面裂了個縫似的,看著嚇人,其實是生命力在往外沖呢!還有啊,他們開始老說“憑什么”,不愛聽你說教,這也不是故意氣你。就像蝴蝶破繭掙扎一樣,每個“不”字都是在告訴咱,他們想當獨立小個體,想讓咱看見他們。再有就是,孩子對家庭群消息愛答不理,班級群消息秒回,這不是不愛家,是大腦獎賞系統對同齡人認可有反應了,這可是進化給的生存智慧,得學會在群體里混呢!
那咱咋破冰呢?有四把溫柔鑰匙。第一把,當孩子摔門走了,你就說:“你這憤怒啊,跟臺風天海浪似的,要不要找個避風港躲躲?”把對抗變成說天氣,用比喻把情緒這把刀給磨鈍。第二把,每周留個“無手機小時”,拼樂高代替說教。孩子分享游戲攻略時,你突然問:“游戲里BOSS有弱點,現實難題有啥弱點不?”讓對話像俄羅斯套娃,一層一層打開。第三把,別老問“為啥又考砸”,改成“這次試卷像藏寶圖,咱找找線索?”用紅筆圈出進步的地方,綠筆標有待解鎖的知識點,把批評變成探險游戲。第四把,設立“吐槽大會”,說話說“我感覺”,別說“你總是”。孩子抱怨作業多,你就說:“聽起來像爬雪山呢,需不需要我們準備氧氣瓶?”
再給大家說倆真實案例。第一個,女兒把試卷撕了,媽媽沒訓她,說:“這紙像受傷的蝴蝶,咱給它做標本唄?”裝裱的時候,孩子自己就說了:“其實……我怕讓你失望。”第二個,兒子非要穿破洞褲上學,爸爸沒沒收,提議:“咱做個實驗,明天穿它去菜市場,看看路人啥眼神?”三天后,兒子自己換校服了,說:“原來不是所有人都覺得酷。”
給家長們幾個生存小錦囊。第一,建立“安全島”原則,不管多晚回家,玄關留盞夜燈;不管多生氣,先說“我需要冷靜10分鐘”,這儀式感比說教有用多了。第二,每天找個孩子的閃光點,說“今天你主動倒垃圾,這動作像春天小樹發芽”,大腦就像貪吃蛇,老想著找新“食物”。第三,爭執吵得臉紅脖子粗的時候,就說:“這問題像冰淇淋得解凍,咱明天用溫水慢慢化。”給情緒降降溫,比硬剛有用。
最后啊,親愛的家長們,咱面對的不是叛逆,是正在長翅膀的雛鳥。它得練習在風雨里保持平衡,得試錯才知道啥羽毛能御寒。咱不用當完美導師,就做孩子永遠的樹洞就行,等它會飛了,回頭還能看見家里亮著燈。大家都懂了不?趕緊試試這些辦法吧!
主講人:北京著名青少年心理咨詢師郭利方,國家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雙重背景專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青少年抑郁癥、強迫癥、恐懼癥、焦慮癥、自閉、多動與抽動癥及其他心理障礙豐富的個案經驗。青少年成長及家庭教育:叛逆、手機網癮、厭學、戀愛問題、孩子生理心理性偏差行為(長程陪伴有豐富的經驗)、青春期問題、考前焦慮(中高考考前心理疏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障礙。經過整合以人本主義為中心,結合青少年自身學校人際、師生、同學關系,親子關系,在校表現等綜合全方位因素針對性心理咨詢,同時給予父母在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專業性指導,走出了一條獨特而有效的咨詢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