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宿燕崗教授攜心臟起搏團隊與泰安市中心醫院聯合舉辦“心臟起搏技術精進與左束支起搏(LBBP)手術演示”學術交流活動。本次活動以“前沿理論精講+高難度手術實時演示+互動研討”為核心模式,旨在推動區域內心臟生理性起搏技術的規范化應用與臨床水平提升。
活動聚焦當前心臟起搏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左束支區域起搏(LBBP)展開。作為我國心臟起搏與電生理領域領軍專家,宿燕崗教授以《左束支起搏適應癥及技術》為題作主題報告,系統闡述LBBP的生理學優勢與機制。他表示,相較于傳統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及右心室間隔部起搏(RVSP),LBBP通過直接捕獲左束支傳導系統,可產生接近自然的窄QRS波,最大程度維持心室電-機械同步性,有效降低長期右心室起搏導致的心力衰竭風險,尤其對心室起搏比例高的患者(如房顫伴慢心室率、竇房結功能不全等)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張雷教授則圍繞《鋼絲驅動的可伸展螺旋電極進行左束支區域起搏初步經驗》展開分享,詳細講解LBBP核心操作流程,包括His束區域精確定位、深部間隔螺旋電極植入技巧等關鍵內容。
宿燕崗教授授課
張煥軼主持
在專家討論環節,宿燕崗、禹子清、張雷、張煥軼、孫衛東、李令興、閆文菊、楊曙光等多位專家結合具體病例,就LBBP的奪獲閾值判斷與優化、并發癥識別與預防、患者篩選策略等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對比分析了LBBP與希氏束起搏(HBP)等其他生理性起搏技術的適用場景與選擇邏輯。
宿燕崗、閆文菊等聯合進行手術演示
除理論交流外,實戰手術演示是本次活動的另一核心環節。宿燕崗教授團隊與泰安市中心醫院心內科起搏電生理專業主任閆文菊共同完成三臺高難度LBBP手術。手術中,團隊基于個體化治療策略,通過精準操作將導線深置于室間隔,實現穩定的左束支奪獲。術后即刻數據顯示,患者起搏QRS波顯著窄化,起搏閾值理想,左心室達峰時間(LVAT)明顯縮短,驗證了LBBP技術的優勢。宿燕崗教授全程對手術關鍵步驟、影像學特征解讀、參數判讀要點及風險應對措施進行實時解說,為泰安市中心醫院心內科起搏電生理團隊及現場觀摩醫生提供了零距離學習頂尖專家手術思路與操作細節的寶貴機會。
泰安市中心醫院醫務部主任趙斌介紹,在院黨委領導下,醫院正大力推進專科專病中心建設,加強學科與亞專業技術能力提升,推動臨床工作高質量發展。心臟血管中心主任張煥軼表示,LBBP技術的規范化開展將惠及本地及周邊地區更多需要心臟起搏治療的患者,特別是心衰風險高、傳統起搏效果不佳的群體,使其獲得更生理、更精準、遠期預后更優的治療方案,顯著提升生活質量與生存獲益。醫院將持續深化與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等頂尖醫療機構的戰略合作,積極引進國際前沿技術,努力建設區域心律失常專病中心,以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守護群眾心血管健康。
本次活動吸引了全市多家醫聯體/協作單位心內科主任、起搏器植入術者及相關技術人員參與,現場討論熱烈、學術氛圍濃厚,與會者普遍表示收獲頗豐,對區域LBBP技術規范化開展充滿信心。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泰安新聞素材請聯系齊魯晚報泰安融媒中心,熱線電話:0538-69821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