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以后,日本帝國主義要荼毒中國的行徑與目的愈加的猖狂。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與日寇之間的較量也越來越多。隨著戰局形勢的變化,進一步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
國共之間曾有過一次合作的基礎,第二次合作就更加輕松一點。此時此刻,大家都明白,中國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所以1937年開始,雙方就再次合作進行密切會談。
這一次兩邊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趕走日本人,維護中國人的權益。黨中央委派了陳毅元帥前去溝通這次合作事宜,本次談判的地點就是在江西南昌。
這次陳毅到來有兩個目的,一是與國民黨溝通抗日統一戰線事宜;二是向當地的游擊隊傳達中央的指示和精神。本來以為是一次順利的行程,沒想到中途卻出了岔子,陳毅也差點被當成叛徒給槍斃掉。
一場誤會
1937年9月,陳毅根據黨中央的指示來到江西南昌與國民黨高層領導進行談判事宜。因為目標一致性,所以合作事項也談得非常順利,雙方就后續的分工合作達成了初步的共識。
就在這時卻發生了一件意外,就在合作談得差不多的時候,一個國民黨軍官不解的找到陳毅,且氣憤的說:“你們一邊說要合談,贛南那邊又沒有停火的意思,你們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陳毅一聽心想糟了,這次他來和談,還未來得及去游擊隊那邊傳達精神。目前堅守在贛南陣地的是譚余保,他又是個執拗的人,陳毅決定親自去進行勸說。
不過此前陳毅跟譚余保并未真正見過面,他心想都是一個體系的人,溝通起來也許并不難。當時陳毅腿部受了點傷,因為行動不便,所以國民黨這邊安排了一名副官陪同他一起去。沒想到卻讓他被誤認為是叛徒,還差點被殺掉。
游擊隊的作戰方式是很隱蔽的,所以當陳毅抵達他們經常活動的區域時也找不到他們的行蹤,沒辦法只能跟村民們去打聽。可是當地群眾基本都是游擊隊的人,看到那個國民黨副官,一下子就警覺起來。
陳毅也看出了他們的戒備心,高興的同時也很無奈。最后只能在村里住下來,與群眾先打成一片,然后慢慢的跟他們解釋抗日的形勢以及共產黨的宗旨。幾天后才有人告訴他游擊隊的所在之處。
他們一行人是被蒙著眼睛帶去的,不過這次陳毅并沒有見到譚余保,接待他們的是參謀長段煥競。他也是個警惕性非常強的人,對陳毅的身份始終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哪怕陳毅拿出了中央的介紹信并說明了此行的目的,但依舊未能打消段煥競的疑慮。而陳毅被懷疑的很大程度是因為其身邊的國民黨副官,雖然他告知段煥競自己是代表中央來跟國民黨談合作的,但沒什么用。
陳毅看著段煥競的作風也非常欣慰并表示理解,他說:“我知道你們這些年吃過不少虧,所以才如此警覺,這是好事”。陳毅所說的虧,就是贛南革命根據地之前出了一些叛徒的事。
因為叛徒投靠了國民黨,導致他們多次被圍剿,還犧牲了很多同志的性命,有了這些前車之鑒,段煥競不得不考慮周全。但是鑒于陳毅的身份,他也不敢妄下論斷,便找了其他負責人一起商量。
這時有個叫劉培善的說,他之前看到報紙上報道過一件事,說陳毅已經投誠國民黨,這次到贛南是談收編的。 段煥競一聽那還得了,便氣沖沖的讓人把陳毅跟國民黨副官給綁了起來。
經過一番審訊后,陳毅不卑不亢,對答如流。段煥競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把報紙拿出來跟陳毅當面對質,陳毅說:“如果這是敵人故意散布的假消息呢?”
段煥競不語,陳毅讓他去其包里拿出中央的那份報紙,上面寫明了中央委派陳毅來與國民黨談判,而非投降。段煥競看著這兩份報紙,更加苦惱了,到底該相信誰呢?
隨后陳毅便讓段煥競帶自己去見譚余保,他以為只要見到贛南根據地負責人就能真相大白,沒想到他卻直接被拉到了公審大會上。這次陳毅要是被證實為叛徒,那就直接槍斃了。
譚余保在軍隊里有“紅色包公”的美譽,內心一直非常痛恨叛徒,這次陳毅栽到他手里也沒好果子吃。他直接叫人把陳毅給吊了起來,這番對待也讓陳毅非常惱怒。
他在見到譚余保的時候便說:“共產黨絕不會濫殺無辜,如果你想搞反動派那一套,沒有調查就給我定罪,那就把我殺了吧”。
譚余保看他如此正義凜然,內心不免犯嘀咕,若真的搞錯了,那自己豈不成了罪人?于是他立刻派人外出去調查,足足等了五天后,才傳來消息說:陳毅確實是接中央指示去談判的。
這時譚余保才一拍大腿,一邊給陳毅松綁一邊想打自己一頓,為了贖罪他還讓陳毅也把自己給吊起來。不過陳毅可沒那么小心眼,大方的原諒了譚余保并且還稱贊他警惕性高。
后來這件事也傳到了延安,毛主席聽說后也夸贊譚余保:“政治很強,粗中有細”。經過這次“生死之交”,陳毅和譚余保也成為了惺惺相惜的革命戰友。
再次重逢
新中國成立后,一次陳毅去湖南視察,便順便去拜訪時任湖南省副主席的譚余保。兩人多年未見都激動的擁抱在一起,往事仿佛就在眼前,陳毅也感懷的對妻子說:“多虧他沒殺我才有今天啊”。
一番話說得在場的人云里霧里,所有的經歷和誤會只有他們兩個人才能明白。既然是誤會,解開就好了,這也讓革命道路上又多了兩位至交好友。
譚余保一直都給人做事穩重、雷厲風行的印象,他還特別地嫉惡如仇,更是痛恨叛徒。他的這些個性都是在革命之后就經歷過一些事情后形成的,也與他的成長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譚余保出生在湖南省茶陵縣的一個小山村里,因為家境貧困,在上了幾年學后就回家務農了。小時候的他特別的的調皮,在干農活的時候總喜歡拿著棍棒學著人家習武。
后來陰差陽錯之下拜了民間武術高手彩風門為師,常年習武的他形成了嫉惡如仇的性格。當時鄉民們經常受到軍閥、地主以及地痞流氓這些人的騷擾,譚余保總喜歡替他們打抱不平,因此積攢了不少的好名聲。
隨著革命運動熱情的高漲,譚余保也憑借著一身好武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又跟著黨的隊伍開始了游擊作戰,當時他可是反動派和地主階級的克星。
后來贛南這邊革命形勢越來越好,也建立起了根據地,譚余保因為屢立戰功被任命為當地游擊隊的負責人。那時候他經常帶著戰友們與國民黨打游擊、作斗爭。
但由于隊伍中一些人經不起誘惑,總是出賣隊伍,使得他們損失慘重。所以譚余保非常痛恨叛徒,揚言遇見一個就殺一個,因此當時陳毅算是撞在他的槍口上了。
大義滅親
譚余保在懲治叛徒上從不念及舊情,有著大義滅親的壯舉。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就嚴懲了一名叛徒曾開福,此人跟譚余保有著同窗的情誼,一起參加紅軍、一起打過游擊,還一起創建過根據地。
當年在組建贛南省委和游擊司令部的時候,譚余保是一把手,而曾開福就是第二號人物。如此前途無量,他又為何會走到背叛組織的那一步呢?
原來曾開福非常好色,雖然他作戰有一套,帶兵打仗也很靈活,但因為好色使得他的生活作風很不行。譚余保曾多次嚴厲地批評過他,但他都不知道悔改。
敵人知道曾開福這個喜好,決定投其所好安排了一名漂亮的女特工凌燕前來施展“美人計”。而曾開福明知道她是特務的情況下,還是按捺不住投入了美人環抱里。
最后他還帶上游擊隊的秘密文件前去投降了國民黨,這可把譚余保氣得不行。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后,曾經的叛徒曾開福到處不被待見,后來只能躲到大瑤山里藏身種田。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大肆追繳國民黨的余孽,曾開福走投無路下找到譚余保請求原諒。但譚余保公私分明,立即讓人將他扭送到了公安局,讓他接受法律的審判。
在法庭上,譚余保沒有為這位昔日的好友說一句話,他直言曾開福是革命的叛徒,因為他多少戰士冤死,力求法庭對他進行嚴肅處理,讓他得到該有的懲罰。
可見譚余保在面對叛徒時絕不手軟的,哪怕對方是跟他同甘共苦過的兄弟也不留情面。雖然譚余保平日里不善言辭,但他心中的正義卻從未缺席,在該表態的時候也從不沉默。
結語:
對于陳毅元帥來說,遇到一個堅韌的譚余保,就有了一次險象環生的經歷。陳毅經歷過無數次的戰役都未曾害怕過,那一刻他心里恐怕也非常驚恐,他寧可戰死沙場,也不愿意被戰友當作叛徒給殺掉的。
不過還好譚余保是個明事理的人,他雖然個性粗狂,但并不粗魯。哪怕面對的是他痛恨不已的叛徒,也會調查清楚再給他進行定罪。因為這樣是非分明的性格,使得陳毅逃過了一劫,才有了后來那段令人難忘的革命情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