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985工程”所屬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與普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相比,用人單位會覺得哪種高校的應屆生更適合他們的工作?
有一段對話,我忽然在網上刷到了,這家單位的HR(人事部門)就明確表達了這個問題。
“你的人生很蒼白!” HR面試現場碾壓普通大學生
求職者:“那我也想問一下,就像我們這樣,都是大學剛畢業的,也都沒有經驗,那您為什么只用他們而不用我們呢?畢竟我們都是一樣的!”
HR面試官:“你要知道你跟他們有什么區別。現在我告訴你,區別就是:比方說剛才我問你這個英語,你說你的英語過了四級對吧?那如果同樣的問題,我問到985的同學,他們會跟我怎么講呢?
首先,他們肯定不會用四六級來評判他們的英語水平。他們會說他雅思多少分、托福多少分。
其次,你的這個計算機水平國二剛過,也就是剛剛開始學編程的水平。但是像我們技術部新招來的,他已經是非常的精通計算機語言了。而大部分的985同學也是這樣子。現在我們公司讓他做一個APP,他組織三四個人就可以做出來。
還有,你說你這個學金融的、學投資的,在學校里面根本就沒有時間去接觸具體的校外實踐操作。那我想告訴你,985的同學他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就已經參加了大型金融集團的實習,而且最少是6個月。比如說渣打、花旗、東亞等。
所以我就覺得,你這個條件跟他們來比,你覺得你有優勢嗎?”
求職者:“就除了咱們說的這些硬件啊,比如說這個英語啊計算機之外,這個公司還沒有其他考核的?比如說我們在校積極參加活動啊,非常活躍。您這個要考核一下嗎?”
HR面試官:“那這些我就點到為止,不繼續說了。下一個問題就是說,你在你大學的這四年中,你覺得最讓你驕傲的、最讓你覺得成功的經歷是什么?”
求職者: “我做過我們學院的學生會主席,然后接受過很多電視臺的采訪。”
HR面試官: “那我想問一下,你這個學生會主席你都負責做什么?”
求職者: “人員方面的統籌調動安排,還有一些協作方面的事情。”
HR面試官: “也就是管人對吧?也就是學校有一些事情,需要你來協調。”
求職者: “來溝通對,進行協作。”
HR面試官: “哦,也就是管事的,對吧?”
求職者: “也差不多吧。”
HR面試官:“那我想跟你講一下,與你一起競爭的這些同學中,他們面臨我們這個面試錄取的環節所展示出來的、讓他們感覺驕傲成功的經歷是什么。
第一,有的人很專業。他可能在這個行業尖端的雜志上發表過他的見解。
第二,還有很多人在他踏入這個專業開始,他就已經規劃好自己要在這個行業上去發展的方向。他們經常會參加一些國際性的論壇、比賽等具有非常強專業性的工作。
第三,甚至一些同學,他也非常有闖勁。他在學校的扶持下,在國家培養大學生創業的扶持下,甚至他還會向社會去尋找一些天使投資基金。他在學校里,就已經開始在這個行業里創業了。所以在這個行業里,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思維。
如果我們把他招來的話,那你覺得是不是他們會更上手一點呢?
你現在把你的這些,在學校里管事的這些經歷放在你的簡歷上,然后現在跟我講這是你最驕傲、最成功的事情,我覺得你這個人生其實也是蠻蒼白的。你說呢?
你又不是我的親戚或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老板的孩子,我不認識你。我為什么要浪費時間,放著現成的不選,去慢慢了解你、把機會給你呢?你覺得呢?”
求職者:“……”
我的評論:職場真相太扎心
看完這個對話,說實話,我真覺得職場太殘酷了。
作為一個大型公司的人事經理,可能他有他的想法。但我想,不是所有的大企業都是這么殘酷的吧。畢竟忠言逆耳,在今天也還是會出現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這個也是在所難免的。
大家想想,現如今大學生的職場競爭都是如此激烈,那我們如果不去努力,后果將會怎樣?為什么不去努力呢?不要以為自己會一些什么工作,就覺得應聘單位一定會用你。
事實告訴我們,面對現實不要自滿自足。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去選擇自己的工作。那些高薪、自由、輕松的職位,從來都是給那些資質比我們好很多的人準備的。
雖然現實是如此,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而失去自信。其實一個人的資質如何不要緊,關鍵是要努力。因為我們人生的起跑線就比別人差了一大截,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努力,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才能贏得他人的青睞,在人生的職場上獲得更多屬于自己的籌碼。
有心向上努力的人們,請繼續努力,有志超越那些所謂資質好的人,去迎接這競爭激烈職場的挑戰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