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潑斯坦這檔子檔案的事兒,現在可成了特朗普這輩子最頭大的危機——沒有之一!
起因是特朗普發了條長帖,大概意思是“兄弟們,咱這政府多好,別跟司法部長對著干”,結果這帖子一出來,直接捅了馬蜂窩。美國那幫特朗普的死忠粉,直接開始燒東西了——印著特朗普名字的帽子、T恤,還有之前買的各種紀念品,全往燒烤爐里扔,這陣仗,TikTok上一刷全是。你別說,看著挺熱鬧,其實也未必真有那么多人,但架不住傳播快,一眼望去全是“反水”的架勢。
再看帖子底下的評論,那叫一個群情激憤。數以萬計的回復,幾乎全是罵他的,馬克黨們壓根不買賬。更要命的是馬克黨的精神領袖班農,直接在演講里放狠話:“愛潑斯坦的檔案,一頁不落全給我公布!不然咱共和黨就得丟35到40個眾議院席位。” 他還說,當年特朗普第一任期中期選舉,就因為類似的事兒丟了40個席位,這次搞不好還得重演“藍色浪潮”。末了還威脅:“不把這些破事攤在陽光下,馬克黨人就全在家待著,誰也別去投票!” 這是真往死里逼啊。
這邊還沒消停,FBI那邊又炸鍋了。副局長邦吉諾之前不是請長假了嗎?嘿,哪是什么長假,人家是直接不干了!辭職公告這一兩天就發,估計明后天就得見報。為啥這么決絕?據說他跟司法部的邦迪部長,還有白宮辦公室主任威爾斯,在會上吵翻了天,場面火爆得能掀了屋頂。不光是因為檔案這事兒,平時就天天拌嘴,這倆人對司法部長早就一肚子火,索性撂挑子——看來特朗普這內部是快摁不住了。
更熱鬧的是馬斯克,這老兄跟扔炸雷似的,連著發了三條帖子。第一條就說:“該扔重磅炸彈了——特朗普就在愛潑斯坦的檔案里,這才是檔案不敢公開的真原因。祝你今天愉快,特朗普!” 第二條還特意囑咐:“大家把這帖子標上,以后真相大白了咱再看。” 第三條更直接:“說真的,特朗普一邊喊著‘愛潑斯坦’喊了六遍,一邊又讓大家別提這人,你直接按當初說的公布文件不就完了?” 得,馬克黨內部這是徹底亂套了,這事兒想摁下去,難!
有人說,美國那些白人馬克黨因為這名單反水,其實他們大多是實在人。為啥死咬著這事兒不放?不是信什么陰謀論,是真看不慣上層那些大人物玩弄未成年少女——這種壞種,必須扒出來曬曬太陽。
這事兒說起來也簡單,2024年紐約地方法院公布過一批審理文件,說大概有1000人去過愛潑斯坦那破島,飛行記錄上都記著呢(美國私人飛機得填這玩意兒)。當時法官特意說了:“去過不代表就是戀童癖,也可能是作證或者被問詢,別瞎猜。” 即便如此,公布的150多個人名,還是炸了鍋。
這里邊有誰呢?克林頓那老小子早就在列,英國那個不爭氣的安德魯王子也在,還有前副總統阿爾戈爾、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名人更是一抓一把:魔術師大衛·科波菲爾、演《紙牌屋》的斯派西、大律師德肖維茨,連小李子萊昂納多、霍金都在名單上。當然,法官沒說他們犯法,可這名單一出來,誰看了不膈應?
現在大伙較真的是:飛行日志上明明有1000多人,才公布150個,剩下的呢?有人猜愛潑斯坦當年可能錄了錄像帶,現在都被藏起來了。司法部長說“沒看著有”,可誰信啊?大伙要的就是那1000人的全名單——甭管法律上咋說,道德上先給他們判死刑,以后想選舉、想混社會?門兒都沒有!
最近有個民調機構急吼吼地查了7237人,問他們信不信司法部長那套“沒事”的說法。結果67%的人要么“不太信”,要么“完全不信”;還有39%的人覺得愛潑斯坦是被謀殺的,共和黨里更有43%的人這么認為。你說特朗普咋解釋?這鍋怕是不好甩了。
有人說,愛潑斯坦當年招待的多是民主黨大佬,特朗普咋也摻和進來了?別忘了,20多年前他還在民主黨那頭混呢,還給哈里斯捐過款。那會兒人家招待他,也不是沒可能。現在他不認賬,可誰知道哪天會不會有新料冒出來?
要說真有啥玩弄小女孩的實錘,估計早被銷毀了。但那1000人的飛行日志,有啥好藏的?誰去過,亮出來不就完了?說白了,這檔子事現在成了“名單門”,能不能過得去,就看特朗普有沒有本事把這鍋焊死在自己身上了——反正目前來看,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