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強國時弱國只有一種情況下毫無辦法:全體國民自愿投降。
俄烏沖突的發展趨勢似乎在證明小國在抗衡大國時除了依賴外援別無他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國和大國的生存邏輯本來就不一樣,對于小國來說強有力的外部支持本來就是其與大國博弈的重要支撐,關鍵在于該如何正確利用外援實現以小博大、避免自身成為單純的大國政治博弈工具。
當然,小國也不應完全忽視獨立自主,這方面已經有了很顯著的成功案例,即也門胡塞武裝。目前胡塞武裝雖然并非獲得國際普遍承認的國家實體,但該組織擁有范圍固定的控制區域,并在控制范圍內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軍事力量,因此可以視為類國家實體看待。
胡塞武裝在過去幾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不但頂住了多個海灣阿拉伯國家的聯合圍攻,而且還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迫使美國與其簽訂停火協議,能實現這種成績,除了來自伊朗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因素在于自力更生。
胡塞武裝之所以能抗衡比起自己有顯著優勢的對手,關鍵因素就是其相對完善的軍事系統和軍工體系,該組織擁有以前政府軍為基礎的正規作戰能力、并注重培養軍官和職業士兵,在軍工生產方面則不僅能生產、改裝部分種類的常規武器,還能夠生產彈道導彈乃至反艦彈道導彈,使其相比于對手產生了非對稱優勢。
應該說,并不是所有小國都具有類似胡塞武裝的條件,但從胡塞武裝的成功經驗仍然不難看出,只要能夠立足自身基礎、選擇正確的發展思想,弱國在與強國的對抗中實現以弱搏強并非沒有可能。
美國也想控制這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國家,繼而可以讓自己的全球影響力進一步得到輻射,但是美國在不派出地面部隊的背景下,也對也門武裝進行了多次轟炸,結果就是不痛不癢,對胡塞武裝的影響并不大。
除了美國并沒有極大的訴求去攻打也門,胡塞武裝現在除了針對以色列的不滿之外,也的確沒給美國添麻煩,而且也門的經濟發展水準也不足以影響到美國的區域戰略地位,這些都是影響胡塞武裝能夠生存你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