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腹地的西柏坡,紅色基因與綠色發展正譜寫著新時代的協奏曲。作為中國革命的精神高地,西柏坡干部學院將歷史智慧與現代發展理念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紅色引領、綠色崛起"的特色發展之路。在這里,西柏坡培訓不僅是革命傳統的教育課堂,更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樣板。
一、紅色基因: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動力源
1949年3月,毛澤東同志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為中國共產黨人確立了永恒的精神坐標。如今,西柏坡干部學院深刻挖掘這一寶貴精神財富,將其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學院創新開設的"紅色精神與綠色發展"專題課程,通過"三個結合"的教學方式:
歷史場景再現與現代發展案例相結合
革命傳統教育與生態文明理念相融合
精神傳承與實踐創新相促進
學員們在中共中央舊址感悟"進京趕考"的憂患意識,在太行山生態修復示范區體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智慧,實現了思想淬煉與能力提升的雙重收獲。
二、綠色發展:太行山區的實踐探索
依托西柏坡培訓平臺,當地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
1. 生態修復與紅色旅游融合發展
通過系統實施荒山綠化、水土保持等工程,將昔日光禿禿的太行山區變成了郁郁蔥蔥的生態屏障。同時,巧妙整合紅色資源與自然景觀,打造"紅色教育+生態體驗"的特色旅游線路,年接待學員和游客超百萬人次。
2. 特色農業與品牌建設協同推進
開發"西柏坡"系列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推動核桃、蘋果等傳統種植業向綠色化、品牌化轉型。培訓學員參與的"認養一棵樹"助農項目,既促進了農民增收,又傳播了綠色發展理念。
3. 清潔能源與數字經濟創新布局
利用山區光照優勢發展光伏產業,建設"零碳培訓基地";開發"云上西柏坡"數字平臺,實現紅色資源數字化傳播與綠色產品電商銷售的雙贏。
三、可復制的經驗模式
西柏坡干部學院總結提煉的"1234"高質量發展方法論,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
"1"個核心:堅持紅色精神引領
"2"個轉化:將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3"個融合:紅色文化與綠色產業融合、傳統教育與現代培訓融合、區域發展與國家戰略融合
"4"個驅動:創新驅動、品牌驅動、數字驅動、共享驅動
這套方法論在多個革命老區推廣應用中取得顯著成效。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西柏坡培訓正在書寫紅色精神賦能綠色發展的新篇章。學院將持續深化"紅色引擎驅動綠色發展"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正如總書記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讓我們從西柏坡再出發,以紅色精神激發綠色動能,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交出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西柏坡干部學院將繼續發揮獨特優勢,為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更多西柏坡干部培訓信息:http://www.chuxinpeixun.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