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王春艷)近日,第14屆廣西教育裝備展示會在桂林市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展示會以“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創新”為主題,聚焦人工智能技術革新與教育現代化發展,全方位呈現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裝備,以高質量教育裝備推動廣西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展示會為期3天,展會面積達26000平方米,設置學前教育裝備展區、人工智能教育展區、高等教育展區等多個特色板塊,展示前沿教育裝備與創新解決方案。活動期間,廣西中小學科學教育實踐優秀案例展示活動、廣西北部灣人工智能教育大賽、“數字化賦能教育研討會”等活動同期舉行。
中小學科學教育實踐案例展示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物理、化學、美術、勞動、生物、地理等多領域,展示了中小學科學教育實踐空間建設成果。
“番茄發電原理、銀閃閃的變裝秀、藍曬‘太陽的魔法’……”玉林高中的“問道·啟航化學實驗營”通過一系列有趣的化學體驗活動,吸引了眾多學生和家長參與科學探究體驗,這些活動讓參與者在體驗中感受化學的魅力,激發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此外,桂林市中隱小學打造的“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科學教育矩陣,充滿了實踐與探索的樂趣。現場的植物拓印和藍曬體驗活動,尤其受到學生們的喜愛——孩子們親手將植物的脈絡紋理拓印下來,感受自然與藝術的融合;在藍曬“魔法”中等待陽光勾勒出獨特圖案,體驗光影與化學的奇妙碰撞。
據介紹,廣西中小學創新特色實驗室(以下簡稱創新特色實驗室)建設項目于2016年啟動,持續開展至2024年,8年共征集到各市遴選推薦創新特色實驗室案例486個,經組織專家評審,評選出自治區級優秀案例共178個,其中100個自治區級優秀案例在廣西教育裝備展示會期間進行了現場展示交流。據統計,主持及主要參與創新特色實驗室創建教師超過2000人次,展示活動現場及線上觀摩教師70多萬人次。
作者:周仕敏 王春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