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氣重淵底,春光萬象中。” 在沒有空調與冰箱的古時,人們巧妙地從大自然中尋得良方,《本草綱目》這本醫藥學巨著里,就藏著諸多行之有效的夏日養生智慧。
——綠豆湯:天然白虎湯,消暑又解毒
“綠豆,食中要物,菜中佳蔬,真濟世之良谷也。”《本草綱目》對綠豆的贊譽毫不吝嗇 。綠豆性涼味甘,堪稱 “夏季良藥”,煮制而成的綠豆湯更是被古人譽為 “天然白虎湯”。其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的功效十分顯著,是夏日里家家戶戶必備的消暑飲品。
做法:若想保留綠豆清熱之力,煮至豆皮剛開裂即可,此時的綠豆湯,湯色碧綠,清爽宜人,輕抿一口,暑熱之感頓消;若需健脾祛濕,可加入陳皮、薏米或百合同煮。對于脾虛者,不妨搭配南瓜,既能中和綠豆的寒性,又能暖胃解暑,讓脾胃較弱的人也能放心享受這份清涼。
——荷葉粥:升清降濁,化解脾胃濕濁
“荷葉,升發清陽、清暑熱、化濕濁。” 中醫認為,荷葉味苦、澀,性平,歸肝、脾、胃經 。生于池塘的荷葉,仰面朝天,有著強大的向上舉托之意,象征著它有升清之功,能將水谷精微中對身體有益的部分往上輸送,滋養全身,同時將濁氣、廢水往下排出體外。
做法:將荷葉與粳米、冰糖煮粥,香甜爽口,是清熱解暑的上佳之選。新鮮的荷葉,翠綠欲滴,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用其煮出的粥,不僅口感清新,還能化解脾胃濕濁,讓身體恢復輕盈。荷葉用于煲湯,鮮品的清熱解暑功效更為顯著,與排骨、冬瓜等食材搭配,煮出的湯品,既能消暑利濕,又能健脾升陽。不過,荷葉不宜過量、久服,胃寒疼痛、體虛氣弱之人也要忌用。
——菊花薄荷茶:夏月仙子,提神又醒腦
菊花 “疏散風熱,平肝明目”,薄荷 “清頭目,利咽喉”,二者堪稱夏日里的 “神仙組合”。將菊花與薄荷葉一同沖泡,一杯清香四溢的菊花薄荷茶就誕生了 。
菊花,素有 “夏月仙子” 的美譽,在炎炎夏日里,為我們帶來絲絲涼意;薄荷則辛涼沁心,古人常以薄荷代茶,用以清心怡神 。這道茶飲,既能緩解暑熱帶來的頭暈目眩,又能提神醒腦,讓人在困倦的午后迅速恢復精神。工作學習累了的時候,不妨泡上一杯,輕嗅茶香,淺嘗茶湯,感受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山藥拌苦瓜:寒溫相濟,滋補又清熱
“山藥益腎氣,健脾胃;苦瓜除邪熱,解勞乏。” 這道將山藥與苦瓜巧妙搭配的涼拌菜,完美詮釋了中醫 “寒溫相濟” 的配伍智慧 。
山藥自古以來就是藥食同源的佳品,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黏液蛋白等成分,有助于增強消化功能、調節血糖、提高免疫力;苦瓜雖苦,卻是夏季清熱去火的良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降糖、涼血利尿的功效。將二者結合,既能清熱解毒,緩解暑熱煩渴、口腔潰瘍等上火癥狀,又能補脾養胃,特別適合作為夏季養生膳食 。
《本草綱目》里的這些夏日涼方,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
在這個夏天,不妨嘗試著運用這些良方,順應時節,調養身心,讓自己在炎炎夏日里也能保持清爽與健康,與古人一同品味那份源自自然的寧靜與清涼……〈暗香盈袖及李時珍紀念館綜合整理〉
微信|a13759843208
投稿|1120439465@qq.com
[責任編輯:梁紀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