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咱平時不小心丟了東西,然后花了點時間找回來,是不是還挺開心的?
可最近一位來自深圳的盧女士就因為找回了一塊兒童電話手表,變成了“全網公敵”。
盧女士那張“得意的笑臉”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故事?
話說7月1日那天,深圳盧女士帶著一家人坐高鐵從太原去大同玩,路上小孩子鬧著玩兒,把那塊兒價值1200塊的電話手表給塞進了高鐵上的垃圾袋里。
這種事其實挺常見,小孩子喜歡到處亂放東西,可問題就出在下車那會兒,盧女士一家沒注意,把手表給忘車上了,等發現的時候,高鐵早就開走了。
還好這手表有定位功能,一查顯示還在大同站附近,盧女士這時候就有點兒糾結了,一邊是明天已經約好去云岡石窟的行程,一邊是丟了的手表,但說實在的,其實也就是一塊手表而已,本來就是孩子亂放才弄丟了,回家再買一個唄。
可沒想到盧女士還挺執著,先是找了大同南站派出所,想看能不能幫忙找找,第二天上午為了不耽誤自己的云岡石窟的游玩行程,她打了12345投訴熱線要大同的有關部門找她手表。
大同城管局接到這電話,立馬就行動起來了,他們一看手表定位還在,就立馬聯系環衛部門,把那堆垃圾給截了下來,轉運到了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場的空地上。
更離譜的是后面的事,城管局找了兩個上了年紀的環衛工人,讓他們在7月夏季的高溫下,徒手去翻那堆足足有8噸重的垃圾,垃圾堆啥味道,大家能想象吧?又臭又臟,細菌病毒肯定不少,兩位老人家也沒怎么戴手套,沒穿防護服,就這么赤手空拳地扒拉。
從下午1點一直干到4點多,整整干了快4個小時,汗流浹背不說,那種環境下工作,說是受罪都不過分,簡直是大海撈針,最后居然真讓他們找到了,講真的真佩服這兩位環衛工人,也不知道他們受了多大罪才找到的。
而去云岡石窟游玩的盧女士一家該吃吃該喝喝,該拍照拍照,可能全然不知道有兩位老人家正在垃圾堆里為他們找手表,一塊手表而已,值不了多少錢,卻讓兩個老人家受這么大罪。
手表找回來了,本來按理說這事兒就該結束了,可盧女士這時候做了件讓人不太理解的事,她拍了個視頻,臉上笑嘻嘻的,說自己“在大同的旅游是非常幸運的,而這份幸運,是由眾多善良的人成就的”。
大同當地媒體看到這事,覺得這是個宣傳正能量的好機會,于是就報道了這件“暖心故事”,可報道里連兩位環衛工人的名字都沒提。
這事兒一上網,本來是想圖個美名,卻沒想到網友立馬就炸鍋了,紛紛發聲,把盧女士和大同城管局罵了個狗血淋頭,有人說“手表是盧女士的,功勞是領導的,汗水是環衛工的”。
還有人一針見血的指出:“你的幸運建立在別人痛苦之上”,說盧女士是因為自己的疏忽丟了手表,卻讓兩個老人家受罪,最后還沾沾自喜,這副嘴臉真是讓人看不下去。
還有人說“要是助聽器、救命藥該找,但兒童手表至于嗎?”這話說得其實蠻在理,如果是真正重要的東西,比如病人的救命藥、老人的助聽器,那翻找起來還情有可原,可一個小孩子的電話手表,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值得這么大動干戈嗎?
網上還有不少人直言“是我的話,我可不好意思讓別人為我的過錯承擔后果”,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自己不小心把東西丟了,會好意思讓別人頂著高溫在垃圾堆里翻找4小時嗎?估計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過意不去吧?
當然,也有少數網友覺得這事沒啥大不了的,有人說城管肯為游客的小事較真,恰恰說明城市有溫度。可問題是,是不是只有游客才配享受這種“溫度”?本地的環衛工人就活該在垃圾堆里受罪?這種溫度,怎么看都有點變味。
公共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城市的溫度也不只是給外來人看的,更重要的是本地人日積月累的評價,如果本地人都覺得不溫暖,那這個城市的溫度又從何談起?
這事兒發展到后來,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都開始報道這件事,評論區那才叫精彩,網友們可不會給面子,直接把盧女士罵了個狗血淋頭。
盧女士這下是真的“社會性死亡”了,啥叫社會性死亡?就是你在網上被扒得底朝天,所有人都知道你干了啥蠢事,走到哪兒都有人指指點點的那種,盧女士現在就是這個狀態,她那張笑容滿面的臉在網上瘋傳,成了“精致利己主義者”的代表。
最要命的是,她在自己拍攝的感謝視頻里露出的正臉和得意笑容,被網友截圖做成了各種表情包,有人直接把她的照片和垃圾堆里的環衛工人對比,配文“誰在享受,誰在受苦,一目了然”。
還有網友更直接,“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還在那里笑得這么開心,真是虛偽惡心”,網友表示作為一個成年人,因為自己的疏忽給別人造成這么大的麻煩,不但不覺得愧疚,反而沾沾自喜,這種態度確實讓人反感。
有網友建議應該讓盧女士親自去垃圾堆體驗一下,這個建議確實能讓人感同身受,也許只有真正體驗過那種環境,才能理解環衛工人的不易。
隨著事件的發酵,這已經不僅僅是盧女士個人的問題了,而是上升到了社會問題的高度,大家開始討論什么是真正的城市溫度?盧女士可能真的沒有惡意,但她的行為恰恰暴露了她對底層勞動者的漠視。
盧女士現在恐怕是有苦說不出了,她可能真的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手表會引發這么大的風波,一塊破手表,兩位老人家的辛苦付出,一張得意洋洋的笑臉,就這樣在互聯網上釀成了一場輿論風暴。
說到底,這事兒不只是找手表那么簡單,而是觸碰了社會底層的痛點,城市溫度不是做給游客看的表演,而是對每個人尊嚴的尊重。
手表雖小,卻折射出階層撕裂的社會現實,盧女士得意笑容口中的“幸運”背后,是環衛工人無言的苦楚,這一出鬧劇也提醒我們,別人的善良,不是用來滿足你的理所當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