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進入伏天了,天氣炎熱,時而熱得人煩躁不安,時而感覺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打不起精神。尤其是在大太陽底下,突然感到頭暈乏力、精神不振……小心!這可能不是普通中暑,而是“熱中風”的警報。
天氣太熱也會發生中風!
很多人不禁反問,不是秋冬季節才容易中風嗎?其實,天氣太熱也會發生中風!
高溫天氣下,人體為了散熱會努力把血液循環到體表,使大腦的血流量銳減,引起缺血。大量出汗會帶走人體大量水分,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補充,容易使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進而形成血栓,堵塞腦血管。雙重打擊之下,就會造成缺血性腦卒中!
另外,夏季頻繁進出空調房間或讓冷風直吹頭面部,會使血管迅速收縮或擴張。老年人的血管彈性較差,受冷刺激易引發血管痙攣。這些因素相互疊加,導致高溫天氣成為卒中發作的重要誘因。
因此在炎熱的三伏天,要特別留意身邊的老年人,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他們發生“熱中風”的概率更高!
如何區分“熱中風”和“中暑”
“熱中風”本質上是卒中的一種類型,它是在高溫環境下發生的腦血管意外,一般表現為突發的局部神經功能缺損,如偏癱或偏身麻木(一側肢體明顯);言語表達障礙,或理解困難、言語含糊;口歪眼斜或流涎,步態不穩。
如出現上述一種或多種癥狀,請迅速撥打急救電話或及時就醫。“時間就是大腦”,1分鐘的延誤就可能導致大腦中190萬個神經元細胞的死亡。
而中暑者最早出現的癥狀是臉紅、眩暈,之后會表現為高熱,出汗少甚至無汗,嚴重時可能昏迷,但無特定偏側癥狀。
所以,區分“熱中風”和中暑的關鍵,在于觀察患者是否有局部神經功能受損的表現(如偏癱),以及體溫是否異常升高。在高溫天氣下,一旦出現頭暈、偏側肢體無力等癥狀,切勿自行診斷為普通中暑,這可能會延誤治療時機。
天熱做好5點,保護大腦
炎熱的三伏天,做好這幾點,防止大腦“過熱上頭”。
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
當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時,應該停下復雜的思考和劇烈的運動,通過適當休息、充足睡眠,讓大腦“冷卻”下來,得到充分的休息。
防暑防曬
高溫天氣時,要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避免太陽直曬。如果出現頭暈眼花、精神差、嗜睡、昏迷等情況,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中,盡快給身體降溫、散熱。
合理使用空調
空調該開就開,但溫度也別太低!室內外溫差不宜超過10℃,防止一進一出時,機體來不及適應室內外溫度差,出現血管痙攣,誘發腦卒中!
及時補水
天氣炎熱時,人體排汗、蒸發量大大增加,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都要及時補充水分。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雖然沒出什么汗,但大量水分從體表蒸發了,尤其要注意多喝水。
發現不適及時送醫
當身邊的人出現昏昏沉沉、乏力嗜睡,甚至一過性的頭暈、言語不清、肢體麻木,很可能是中風先兆!這時應該趕緊撥打120送醫救治,把中風的危害降到最低!
本 文綜合自:
①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6.25《高溫天氣,當心熱中風!熱中風不是中暑!》
②光明網2024.11.17《高溫天人會“變傻”,當心這個器官“罷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