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好,昌邑的政務服務一直在升級;效率高,昌邑的審批服務一直在提速。”“從注冊到提交材料再到拿證,整個過程沒有繁瑣的流程和手續,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昌邑速度。”一句句真誠評價的背后,映射出的是昌邑區持續改善政務環境、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實效。
提升服務質效,釋放市場活力。“無需提交材料,工作人員現場幫辦,只需20分鐘!”前不久,市民陳先生來到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餐飲店開店手續,本打算像過去那樣多個部門來回跑,沒想到,如今只需在網上提交就辦理好了。“真是太方便了,必須點贊。”陳先生笑著說。陳先生辦事的“速度感”得益于昌邑區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工作舉措,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統攬,深入推進“一門、一網、一線”改革,實行“跨省通辦”事項116項、全程網辦事項900余項,通過“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不見面審批”等模式的運行,真正使“多部門、多窗口、多次跑”變為“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務”。
提供精準服務,激活發展動能。對于市民息息相關的開辦餐飲店、殘疾人服務、開辦運輸企業、信用修復等事項,昌邑區整合為25類“一件事”上線運行,同時為優化辦事流程,找到堵點難點“對癥下藥”,扎實開展“局長”走流程活動,相關部門“一把手”以辦事企業或群眾身份,對線下服務、線上流程進行督查,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落細。同時積極推進惠企政策精準直達,全面梳理惠企政策,通過便民江城平臺,微信群、入企幫扶等多種形式,針對企業實際情況和特點,“一企一策”精準推送、“一對一”全過程服務,不折不扣兌現惠企政策,切實做好政策推送、問題協調等工作,推動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轉變,通過一系列精細化、人性化、個性化的便民舉措,讓企業和群眾開心而來、滿意而去。
加強機制破局,優化服務流程。為實現“優化服務、提高效率、方便群眾”目標,區政數局創新服務方式、優化特色服務,牽頭制定《昌邑區“說不”請示報告制度》,涉及全區政務服務、行政審批、信訪接待等“有形窗口”,同時包括輿情處置、民生訴求受辦等“無形窗口”,全區共68個單位和部門參與到“說不”請示報告工作中。通過制度創新破解政務服務難題,推動工作人員主動作為、高效履職,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同時深入貫徹“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服務理念,堅決杜絕“簡單說不”“一拒了之”等漠視企業群眾訴求的現象,推動工作人員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切實將“說不行”轉化為“想辦法”,確保企業群眾合理訴求得到有效回應與妥善解決。
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政務服務窗口作為感知城市治理水平的“晴雨表”,既丈量著行政效能的提升刻度,更折射出城市文明進階的精神高度。下一步,區政數局將持續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全面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著力打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的體驗感、獲得感,為全區高質量發展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蓄勢賦能。
來源:區政數局
編輯:王露洋
初審:張文琦
復審:佟劍博
終審:佟 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