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一老”連著“夕陽”,“一小”連著“朝陽”,做好“一老一小”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近年來,長豐(雙鳳)經開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推出“五彩假日”托育、“平安守望”養老、“紅色集市”便民三大品牌工程,通過黨建“穿針”、治理“引線”、服務“織錦”,讓“老有頤養、幼有善育”的幸福圖景愈發清晰。
五彩假日:破解“看護難”,托起“成長夢”
“媽媽,看!志愿者姐姐教的夢幻藍色,我畫出了深海魚!”在鄰湖社區“五彩假日”公益課堂上,7歲的陳書雅興奮地舉起畫作。
這樣的場景并非個例。這個暑期,長豐(雙鳳)經開區整合黨群陣地、教育機構及志愿者力量,精心打造“五彩課堂”:橙色安全課以闖關游戲筑牢防溺水防線,紅色德育課請老黨員講述崢嶸歲月,紫色文藝課體驗非遺魅力,綠色實踐課探索公園生態奧秘,藍色體育課點燃運動熱情。
“家校社”協同模式持續深化。阿奎利亞社區聯合書畫教師開設“翰墨丹青研習營”,梅沖湖社區引入社工機構開發樂高編程課程,金寧社區打造“向日葵親子小屋”,全年提供托育服務,延伸關愛至日常。
平安守望:消解“養老憂”,守護“安康夢”?
“仇大爺,降壓藥放白色藥箱第二格了。”共和城社區家庭醫生小吳細心地整理著“老伙伴藥箱”,這是12戶特殊老人家庭的“健康紐帶”。
這種貼心服務正是全區為老年人服務的一個縮影。長豐(雙鳳)經開區以合肥市推廣的“窗簾之約”為藍本,因地制宜創新守護機制,孵化出“平安日歷”“聆聽‘辰’光”“平安印”等10余個為老服務品牌。全區組建護老志愿隊18支,為27戶特殊老人家庭安裝平安標識,為12戶配備智慧助老設備,精準響應緊急救助47起,以“天天見”的細微關懷筑牢安全網 ?。
服務深度不斷拓展。鄰湖社區將“暖陽敲門日”升級為高溫“警”急關懷,守護老人安然度夏;鳳梅社區“智慧助老”課程,助力銀齡跨越“數字鴻溝”。在悉心服務的同時,銀齡群體也從服務對象轉變為治理力量,積極參與社區事務?。
紅色集市:聯通“民生需”,賦能“幸福夢”??
“磨刀、看牙、問政策,轉一圈全搞定!”每月一次的金蘭社區“和鄰有約”便民集市,已成為居民津津樂道的“幸福趕集日”。
這僅僅是便民服務的一個切面。長豐(雙鳳)經開區構建“1+18+N”黨群服務陣地矩陣,通過“紅色點單臺”“書記接待日”,精準收集形成涵蓋磨刀、義診、反詐宣傳等50余項需求清單。鳳巢社區跳蚤市場歡聲笑語,閑置煥新;萬里社區“小萬”市集筑牢反詐防火墻;峰湖社區“中醫集市”守護“一老一小”健康。
集市形式日益創新。宇橋社區“戲曲集市”讓廬劇鄉音縈繞耳畔;金寧社區“寧家鋪子”里,孩子們化身“公益小掌柜”義賣助夢。服務在延伸,幸福在疊加,“朝夕相伴”的暖意,正繪就基層治理最溫暖的底色?。(朱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