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到沒時間摸魚,所以今天全是閑白兒。
昨天給買菜車做保養,由于未知原因保險送的9.9一次小保養的券今年全市的4S店都沒辦法用,無奈選了一個離家最近的某東維修店——7公里。趕巧了,家里其他人昨天都有事兒要忙,無奈我只能帶上我親生的話癆娃出門。
然后,就因為這位小內拉全程嘚吧嘚吧外加非要去附近的商場買東西,給車保養的整個過程我都不在場。結果就是,來回差不多40分鐘,我們回到店門口時發現車已經做好保養停在外面了。維修人員就開始跟我說,剎車油含水量1.3了,超過1就該換了;我沒搭理;又給我看了不知道他們怎么倒出來的變速箱油,說發黑了有雜質了要換;我也沒搭理。
本來我還想看一下機油尺的,結果還是我家這位小內拉,這破鑼嘴哇啦哇啦不停,明明是我和維修人員在對話,他過來一插嘴,我倆愣是誰都沒機會說話。我這邊想要確認一下保養結果但欲言又止,維修小哥想繼續讓我換點什么也完全插不上話。最后,我逃一樣扛著話癆上了車,在維修小哥略帶無奈又有些許同情的注視下逃離了事發地。
回來之后我就陷入到了無限循環的內耗當中——保養怎么這么快?沒經過我的允許為什么要檢查我的變速箱油?機油到底換沒換?不會是只給我在中控上重置了一下吧?最后一拍大腿,連個檢修單子也沒給我!上哪兒說理去?話說這也就是親生了,這話癆娃又憑借血脈的力量逃過了一劫。
內耗,無解的內耗,話癆娃還時不時問我:爸爸給我買的下個賽季的隊服什么時候到?我這個氣?。骸岸脊帜悖€有臉提隊服!失敗有13筆,成功有11筆,而你——孩子12筆!”
他瞪大雙眼做思考狀:爸爸16筆,父親13筆......然后考了我一上午筆畫!——誰能理解我崩潰的一上午。
這一上午給了我兩個啟發:第一,給車保養的時候,如果是第一次去某家店,盡量人在現場,起碼你要看到他將機油放出來了的畫面,否則你就像我一樣,一會兒想說自己太狹隘了不應該把人想的那么壞,一會兒又想說自己就是被坑了還在這里自欺欺人,反正你就無限內耗下去吧。
第二,一個9.9的汽車保養,讓狗哥自我精神內耗了大半天;但給我那12筆買隊服,我卻一點兒都沒猶豫。
所以導致你陷入精神內耗的并不是花了多少錢的問題,因為顯然九塊九要比隊服便宜很多,但前者卻給我帶來了更多的焦慮和不安——這就是國際米蘭球迷最近遇到的普遍問題。
最近,有不少老哥在群里抱怨,國米今年這轉會真的讓人焦慮!買人全都溢價,賣人全都打折。
狗哥想說,放輕松,這種焦慮完全是正常的。
就好比九塊九的汽車保養和幾百塊的隊服:前者是理性消費,是要用到才會去消費,即使很便宜,但當你發現你消費之后并沒有起到作用的時候、或者僅僅是擔心無法起到作用的時候,你就會很焦慮;但后者呢,是感性消費,肯定沒啥用,但你卻基本不會焦慮,你甚至不會因為它沒有用,而在為它付費的時候產生任何心理波動。
國米買人賣人,就是理性消費;
對于國米這個體量級,100W有條件的獎金很奢侈嗎?顯然并沒有,可能給博尼經紀人的傭金就遠不止100W;
再看看亞歷山大-斯坦科維奇,說破大天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希望之星而已,且不說未來能不能打出來還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就說上個賽季在瑞士表現不錯,但你要知道,在瑞士聯賽,一個老得快跑不動的沙奇里回去能踢成梅西級別的大神,這聯賽能有多少說服力或許真就是一個問題;這樣一名球員,回購條款是1800W還是2200W,有很大區別嗎?其實也并沒有;
但為什么就會有那么多老哥對這些看似沒有區別的數字出入顯得如此焦慮呢?因為理性消費。
理性消費會讓你產生焦慮,你會在內心當中不自主的對“虧沒虧”做出衡量。
但相對來講,感性消費卻完全沒有這個焦慮,因為在這種付費模式當中,情感占據了主動,導致我們追求的不是性價比,而是情緒舒緩和心理按摩。
比如,對自家孩子小卡爾博尼,國米球迷疼愛有加,面對國米采用了古今罕見的付費租借方式,不但沒有被球迷吐槽,反而包扣狗哥在內,大部分球迷都對此表示了肯定和贊揚,一度有人調侃,這是國米送自家孩子上私立學校深造去了,私立收費,天經地義。
還比如,面對三頭驢可能再戰一年的傳聞,絕大部分球迷表示了理解,很多苛刻的球迷也僅僅表達了應該讓他們更多的承擔替補角色的想法,而不是對這種延遲退休的方式予以抨擊。我們不會在面對老而彌堅的昔日功勛的時候,大談特談他們或多或少的工資,這也是感性消費的一種表達方式;
再比如,不久前的利物浦之于若塔事件,以及更久遠的國米之于卡努事件,這些付費行為無法對競技成績起到直接提升作用,但卻在球迷群體里引起了一片贊譽,楷模,家人,值得托付終生的俱樂部,無數贊譽的出現證明,當情感占據了主導,焦慮便無法立足。
綜上,狗哥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對焦慮的表達予以指責,相反,這并非一種不合理,而恰恰是因為對俱樂部深愛的證明。面對這種精打細算的消費焦慮,如果你能理解,那么請感同身受的包容它,如果你不能理解,那么就求同存異的遠離它。
把國米當家的人應該被更多理解,畢竟誰還沒為家里操過心受過累呢?
PS:有老哥說,還不是因為窮?其實,你也可以這么認為,但實際上國米窮嗎?看和誰比,看怎么比。如果與曼城巴黎比,那是窮的,但如果和卡利亞里比呢?
換個角度,國米再窮,如今這個水平,一二百萬會有多大影響嗎?顯然不會。
所以,讓國米球迷產生焦慮的根本原因,并非國米窮,而是因為理性消費本身產生的心理學效應。
舉個更為貼近你我生活的例子:某泡某特,一套盲盒下來,萬八千不算過分吧?你以為買這些盲盒的人非富即貴?絕不是,當然不能排除有錢人很多,但買這些盲盒的人群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并不富有,或者準確的說,他們的收入與“足以花個萬八千買一些并無實際用處的盲盒”的形象完全無法畫上直等號或者約等號。那么為什么他們還會買呢?因為這是感性消費,根本不在“有用沒用”這個層面上,它只與“開不開心”“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感”這種感受層面的體驗有關系。
最后,說一件早就想說、卻忍了很多天最終還是覺得必須要說出來的事情,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老哥在群里表達了不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狗哥自己不想繼續內耗下去了。
昨天,米蘭體育報稱:阿斯拉尼拒絕了所有買家的報價,這一行為讓國米高層很是生氣。一看評論,果然下面全是罵的。但實際上呢?哪怕米體不夠專業,但人家的報道是:阿斯拉尼拒絕了所有國外買家的報價——國外買家都有誰呢?實際只有貝蒂斯一家而已。
米體的不專業和不良輿論導向,體現在它寫了一個根本無法辟謠也無從自證的“讓國米高層很生氣”這一結論,它就這么寫了,你一點兒招沒有;但國內一些自媒體翻譯過來,“國外買家”的“國外”兩個字就沒了,變成了拒絕了所有買家;這一下國米生不生氣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既要轉會又拒絕所有買家,球迷先一步生氣了。
所以到底這個時代還是流量至上的時代,有人為了流量,就可以掐頭去尾的改造原文;但狗哥想說,哪怕是這樣,也沒必要上綱上線,這年頭笑貧不笑CHANG,賺錢不寒磣,追流量也不丟人。甚至與后面我提的這個現象相比,這種改造還算用心的!
有些賬號,寫了個爬蟲,定時任務直接機翻轉發,有時候羅馬諾在社媒上更新說“我幾點幾點會在INS上直播并聊一聊國米目前轉會的事情”,然后爬蟲搜索到“國米”這個關鍵字之后就直接機翻發文了。所以你就會在某綠APP上看到海量的這種前言不搭后語、把Inter翻譯成云代爾的文章,主謂賓各種缺失顛倒,動不動就廣而告之他要直播聊聊轉會問題的報道。
其實我已經盡量避免“文人相輕”這種劣根性在我身上體現了,但是面對這種......怎么說呢,有點讓我不知道說什么才好的行為,我真的想吐槽很久了。如果國際米蘭球迷只配看這種機翻的、混亂文學,那么包括狗哥在內的國內其他自媒體人,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不過,這其實也并不是機翻作者的錯,或許他只是一個熱愛國米的老哥而已,他只是忙于生活但又想幫國內所有內拉第一時間掌握外網動態而已。那么造成這樣的局面到底是誰之過呢?難不成是國內內拉的過錯嗎?
誰知道呢。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